圆觉经常识网

斫却月中桂,清光应更多。

发布时间:2023-07-05 14:22:33作者:圆觉经常识网
斫却月中桂,清光应更多。 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

出自唐代杜甫的《一百五日夜对月》

无家对寒食,有泪如金波。

斫却月中桂,清光应更多。

仳离放红蕊,想像嚬青蛾。

牛女漫愁思,秋期犹渡河。

译文翻译[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.guoxuemeng.com]

没有家人一起过这寒食节,此时的眼泪也像金波一样涌动不止。

如果砍去了月中的桂树,月亮的光辉会更加清澈皎洁吧?

月亮偏在离别时散播光泽,想必思念故人会使得妻子为之蹙眉吧。

牛郎织女愁思漫漫,每年秋天七夕尚能团聚,而我何时才能与家人团聚?

注释解释

一百五日:即寒食日。

无家:没有房舍,没有家庭。此处说的是没有家人和自己在一起。

寒食:即寒食节,亦称“禁烟节”、 “百五节”,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,清明节前一二天。

金波:形容月光浮动,因亦即指月光。

斫(zhuó)却:砍掉。一作“折尽”。月中桂:指的是传说中月宫所植的桂树,此处暗用了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。

清光:清亮的光辉。此指月光。

仳(pǐ)离:别离。旧指妇女被遗弃而离去。

红蕊:红花。

想像:意思是想念故人的样子。嚬(pín):同“颦”,皱眉,蹙眉,使动用法,使……蹙眉的意思。

青蛾:旧时女子用青黛画的眉。南朝宋刘铄《白纻曲》:“佳人举袖辉青蛾,掺掺擢手映鲜罗。”

牛女:即牛郎与织女。这里写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。

秋期:指七夕。牛郎织女约会之期。

诗文赏析[搜索 国学梦 即可回访本站]

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(757)寒食节,当时正值安史之乱,诗人身在长安(今陕西西安)。诗人不说寒食,是由于冬至离妻出门,近计算其日,足见离家之久与思妻之久。

据陈贻焮的《杜甫评传》记载,安史之乱后,杜甫携家逃难至风翔东北的鄜州,他把妻子儿女安置在羌村以后,就只身奔赴肃宗所在的灵武,以期为平定安史之乱出力,不料中途为判军所俘押至长安。在困居长安的一年多时间里,他感伤国事,思念亲人,写下《春望》、《一百五日夜对月》等诗篇。《月夜》的写作时间是天宝十五载(756),当时杜甫不知妻儿的生死,望月而思念家人,写下了这首名作。而作于至德二年寒食节的这首《一百五日夜对月》可视为《月夜》的续篇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圆觉经全文

  • 圆觉经讲解

  • 圆觉经常识

版权所有:圆觉经常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