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觉经常识网

僧人与僧宝的区别

发布时间:2023-03-13 21:08:30作者:圆觉经常识网
僧人与僧宝的区别

出自《居士学佛100问》

问:‘僧人’与三宝中的‘僧宝’是一回事吗?

并非一回事。

(一)佛、法、僧的‘僧’指四个比丘以上的僧团,至少要有四个比丘。

(二)‘僧’和‘僧人’不一样,‘僧’指集体、僧团(僧伽),‘僧人’指个体。在僧人中,又分‘圣僧’和‘凡僧’两类。‘圣僧’指见道以上的僧人,‘凡僧’指从入道到加行道位的僧人。还有戒性纯真的真僧和戒性有瑕的相僧之别。作为供养、求戒、求法对象的僧人,凡是僧团和具戒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正学女都是僧,都可以,但作为‘三宝’之一的‘僧宝’ ,是指见道以上的圣僧。见道以下僧人,无资格称‘僧宝’ 。如果是凡夫僧,要四个人以上的僧团才称为僧宝。这个概念不能混淆。

备注:【僧伽】 略称僧。意译为和、众。乃和合之意,故又称和合众、和合僧、海众(众僧和合如海水一味,故以海为喻,而称海众)。四人、五人乃至二十人以上,方可称为僧。唐代道宣律师认为构成僧伽须有二种条件:(一)理和,即遵循佛教教义,以涅槃解脱为目的。(二)事和,有六种,即:戒和同修、见和同解、身和同住、利和同均、口和无诤、意和同悦。

【见道】又作见谛道、见谛。为修行之阶位。与修道、无学道合称为三道。即指以无漏智现观四谛,见照其理之修行阶位。见道以前者为凡夫,入见道以后则为圣者。

其次,见道后更对具体之事相反复加以修习之位,即是修道,与见道合称有学道。相对于此,无学道又作无学位、无学果、无学地,意指既入究极之最高悟境,而达于已无所学之位。依小乘佛教,以修三贤、四善根等之准备修行(七方便)为始者,能生无漏智,而趋入见道。大乘则以初地为入见道,故称菩萨之初地为见道,第二地以上为修道,至第十地与佛果方可称无学道。

【加行道】乃加功力进修之道。为四道之一。又作方便道。即为断除烦恼而预备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,修此方便加行,能引后无间道而趣向涅槃之道。与唯识五位中之加行位相同,即“见道”之前的四善根(暖、顶、忍、世第一法)之位。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载,经由加行道可生起其后之无间道。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(大四五·二八二下):“加行者,加功用行,欣求断道。”[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、成唯识论卷九、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九、俱舍论卷二十一]

【正学女】 为出家五众之一。又作学法女、学戒女、式叉摩那尼、式叉尼。意为在学法中之尼众。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尼众别行篇载,沙弥尼欲受具足戒者,于受具足戒之前二年期间,别学三种法:(一)受持淫、盗、杀、妄等四重禁戒。(二)不犯染心相触、盗人四钱、断畜生命、小妄语、非时食、饮酒等六法。(三)修学一切比丘尼应具足之戒行。于此期间,查验有无胎孕,并试行真固与否。此时期之沙弥尼即称正学女。

【凡夫】略称凡。指平凡之人。就修行阶位而言,则未见四谛之理者,均称凡夫。故是流转生死的平常人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圆觉经全文

  • 圆觉经讲解

  • 圆觉经常识

版权所有:圆觉经常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