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觉经常识网

修念佛法门是否还要持戒、修福、修慧?如何从净土角度理解

发布时间:2023-03-11 21:06:46作者:圆觉经常识网
修念佛法门是否还要持戒、修福、修慧?如何从净土角度理解

一、念佛就不用持戒、修福、修慧了吗?

【记者】:我们很感恩净宗法师接受“佛门网”的访问。第三个部分,我们有些问题要再请教法师。刚才已经提到了,净土宗其实是一个非常容易修,有肯定、有保证的法门。如果说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是不是往生之前,在现在的人生就不需要注重持戒,不需要修福、修慧了?还有,佛教常常说“自净其意”,依善导大师传承的纯粹净土宗来讲,怎么理解这句话呢?

【净宗法师】:关于持戒和修福、修慧,首先讲,这些还是需要的。不过,要分两方面来说明,就是要看站在哪一个立场上,或者在哪一个范畴内来说需不需要。如果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说,即使没有清净持戒,也没有大修福慧、功德,只要念佛,也一定能够往生。这是有经教证据的,比如说《观经》下品往生,这三品人都没有任何的福慧修持,也没有持戒:下品上生是十恶罪人,下品中生是破戒罪人,下品下生是五逆罪人。这是经教的明证。在祖师的解释当中,比如很有名的法照大师有一首偈子,这首偈子有这么几句话:

彼佛因中立弘誓,闻名念我总迎来。

不简贫穷将富贵,不简下智与高才;

不简多闻持净戒,不简破戒罪根深;

但使回心多念佛,能令瓦砾变成金。

这其中,“不简多闻持净戒,不简破戒罪根深”,就是说,阿弥陀佛对这些是没有要求的,是没有简别的。因为能够持戒的人毕竟很少,而不能持戒的人很多,如果一定要持戒才可以往生的话,这样能往生的众生就太少了,阿弥陀佛救度的本怀就不能圆满达成。

对于修福、修慧,也有两句话,省庵大师所说的,他说:

不用三祇修福慧,但将六字出乾坤。

这些都是说明,只要念佛,决定可以往生,因为这句名号里已经包含了持戒、福慧的功德,往生功德通通都在名号里面。因为净土法门是对那些无法按照圣道法门修行的人,对那些不能以戒、定、慧三学来断烦恼、证菩提的人——能做到就已经解脱了,如果这些都做不到,还有办法可以救度吗?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成就呢?阿弥陀佛就把他因中所修行的一切——清净持戒的功德,福慧的功德,都收在六字名号里面,给我们这些不能做到清净持戒、修福修慧解脱的人,说:“你念我名号就可以往生了。”

所以,对于这这个问题,首先来讲,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只要专修念佛,即使没有戒、定、慧的修持,也没有任何障碍。

第二句“不用三祇修福慧,但将六字出乾坤”,如果不解释清楚,容易让人误解。对于佛教徒来说,还是应该尽我们的本分来持戒,以及修福、修慧。因为还活在这个世间,没有离开的话,我们一直在一个因果链当中。如果你一定坚持说“我只要念佛,不用持戒”,往生决定不决定呢?也是决定的,但是你一定要承担不持戒的后果。比如说,不持不杀生戒,你可能会多病,甚至会有冤家恼害;如果不持不偷盗戒,你也可能会犯王法,可能要吃官司,甚至坐牢。这些是保护你的,你不去做,一定有你的果报。所以,从自己的果报来说,也是要做的。

另外,从佛法总的修持来讲,持戒、修福慧也是大致的要求。这是第一个问题。

第二个问题,关于“自净其意”,通常完整来讲有四句,就是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”

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这两句话,从佛教的立场来讲,它的内涵是很深的,但是一般听起来,是在强调世间的善恶。“自净其意”就是超越善恶的,就是说,即使你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,但还要进一步达到意地清净。所谓清净,就是说超越了善和恶,就是所谓的“不增不减,不垢不净,不生不灭”,这样就是清净,这样的清净才可以达到解脱。所以,“自净其意”是一个结论性的,这是佛的教导。

如果以净土宗来讲,这句话当然也是正确的,在修行当中也有这样的要求。不过,关于“自净其意”,可以由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达成:一种就是靠自己戒、定、慧三学的修行而达到“自净其意”;第二种就是靠念佛,也就是靠这句名号。古德说,如果我们念佛的话,“如清珠投于浊水,浊水不得不清”,这句名号像一颗清净摩尼宝珠一样,放到浑浊的水里面,这个浊水自然就清净了,摩尼宝珠就有这个功能。我们“自净其意”不是靠戒、定、慧,我们这些下劣根机的众生修不来;但是只要念佛,心自然就清净了,就像“清珠投于浊水,浊水不得不清”,这是这句名号的功能。

另外,从根本来讲,“自净其意”也有地点的不同:圣道门的修行者,是在娑婆世界,在染污、浊恶的秽土,要达到“自净其意”,这是很难的,非常困难;净土门的修行者,是在净土达成“自净其意”。

打比方说,现在空气污染很严重,有些地方PM2.5(大气中的细微颗粒)的浓度很高,整个环境都是不干净的。你想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,这是不容易的,因为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只有直径2.5微米,一点点小缝隙它就进得去,根本挡不住它。在这个娑婆世界,在整个浊染的环境当中,众生也是浊染的,环境也是浊染的,一个人心中要保持“自净其意”,你想想,这个难度多大!

反过来说,如果你来到一个环境很好的地方,来到一个原始森林中,即使你穿的衣服不干净,上面有点味道,但是来到这个环境里,风一吹就没有了,自然就清净了。所以修净土法门的人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心地自然清净。

所以,如果站在净土宗的角度来讲,我们也可以讲四句话:“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其意自净,是诸佛教。”到了净土以后,是没有苦的。众生为什么有苦?苦是因为有罪。可是极乐世界没有苦,也就是说没有罪。“但受诸乐”,乐是善的果报。在娑婆世界讲的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,这些在极乐世界是自然就享受到的。“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”,这是《阿弥陀经》的两句话。在娑婆世界“自净其意”,是我们要清净自己的心。可是到极乐世界怎么样呢?“其意自净”。你的心本来是不清净的,一到极乐世界自然就清净了,自动就清净了。

另外还有两句话:如果以圣道法门来讲,就是“心净国土净”,这是大家都知道的,《维摩诘经》里所说的;如果以净土门来讲,可以倒过来说,“国土净则心净”。国土是个环境,我们到了国土净的环境之后,自然就清净了,这是极乐世界阿弥陀如来功德住持的力量。而且这也符合我们凡夫日常的状态。

就如同刚才打的比喻:我们在一个城市,在浊染的环境当中,心神难以安定;一旦来到鸟语花香、风光秀丽的地方,你不就自然心清净了吗?这不是显然的“国土净则心净”吗?

我们之所以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是以阿弥陀佛清净愿力成就的净土来改变我们。所以说,环境塑造一个人,环境改变一个人。我们凡夫想要改造环境,想让依报随着正报转,太难了,那是法藏菩萨的境界、观世音菩萨的境界,我们没有这个力量。

如果这样来比较的话,也能显示两种法门的特色。
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圆觉经全文

  • 圆觉经讲解

  • 圆觉经常识

版权所有:圆觉经常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