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觉经常识网

佛学答疑89问

发布时间:2023-02-20 21:06:36作者:圆觉经常识网
佛学答疑89问

1问:什么是外道?

言外道佛道是分别法,从究竟实相上来说,外道佛道同是大道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圆觉经云,“无明真如无异境界,智慧愚痴通为般若,众生国土同一法性,戒定慧与淫怒痴同是梵行。成法破法皆名涅槃,有性无性齐成佛道,地狱天宫皆为净土,得念失念无非解脱。一切烦恼毕竟解脱,一切障碍即究竟觉”!

善知识,一切法由心性生,于分别中建立,凡有言说,无有实义。外道佛道非佛说法,何以故?佛无我故,佛无人故,佛无众生故,佛无为故,佛不分别故!故外道佛道非佛说法,所说外道者为菩萨方便助人故。所以善知识修行,莫执着外道佛道分别,一旦执着外道佛道分别,在佛道者即成外道。善知识,我们常言佛道,斥指外道,何为真佛道?无分别故真佛道,能行平等真佛道。所以,欲行佛道,先灭分别,直行平等,是为修佛,是为佛行。

菩萨为助众生故,假立分别法,故于道无分别中立外道佛道。从菩萨言何谓外道?一切指认心外有物,一切心外寻求解脱,一切改变外界以求安心,一切嗔痴诸等,皆是外道。善知识,不行平等即外道,于真平等中乱立分别即外道。灭道即道。无言无妄即合真道。善知识,道无内外,人分正邪,故万法于无中妄立善恶对错,故世界生生杂乱。若除分别心,行真平等,即在真佛道!于真佛道中,外道亦是佛道。

2问:何为感应道交?

感者是念,应者是觉,念起即觉,是谓感应道交;也谓拜佛,有求必应。善知识,道者无心外之道,人者无心外之人,故人与道合,乃是念与心合。离心无念,离人无道,故感应道交,乃自心身应与自心,乃自心合与自意。如是即感应道交。感应道交者,自性合于菩提,一切行合于自性。

3问:何为“不即不离”?

不即者,非也;不离者,合也。“不即不离”即是说,“不是它,还不离它”——在它不是,离它非显。此言我们的觉性,觉性者不是万物,不离万物。纵观天地之间,不是万物又不离万物者,唯有觉性。指出不能,不指遍处,非生非灭;非和非合,亦非不和合;非因非缘,又非不因缘;非自然,又非非自然。此不可言者,乃觉性尔,凡夫所求,诸佛所弃物也!不即万物,不离万物,你我佛性!

4问:什么叫身内身、身外身?

身内身者,色身也;身外身者,法身也。身内身,为凡夫所见;身外身者,为佛菩萨所见。身内身为四大和合,有生有灭,为暂留之物;身外身者为觉光之体,无生无灭,为永恒不坏之体。

凡夫无觉,只见身内之身,以为全部;诸佛菩萨于觉性中醒来,能观法身常住不动,能观色身自在来去,故为观自在菩萨、佛。修行者分悟前修和悟后修;悟前修曰凡夫修,悟后修曰菩萨修(佛无修行)。悟前修者,为觅寻身外身;悟后修者,为安抚心内心。故言“修行”者何为?外觅身外身,内抚心内心尔!

身外身者,非意生身。意生身者为幻化之身,其与色身平等无二,为同一幻化机制所出。身外身非指意生身,乃不灭法身,诸佛之身也!

5问:什么是无念?

无念者,是于念上不起念,不执念,不留念,念念流通,恒去不住,即为无念。无念者不是没有念,不生灭,而是念不是障,念不生碍,念念是助缘,而非是魔事。无念者,于知中不立知;无念者,直合菩提明心也。无念者,不执着概念也;无念者,不被妄念故事所缠所覆蔽也。无念者,现清净自性;无念者,显妙明真如。无念者,佛菩萨之心也!无念者,分而不别,照而不辨别,善知识但能持无分别心,即得无念之心!无念者,现清净波,显真实岸,为彼岸菩萨之心智,是此岸诸佛所行为。善知识,但知此无念,成就彼岸佛身。

6问:什么是无住用心?

无住用心,就是用心无住。修行人于日常生活中处处用心,但心不陷在任何处。何谓用心?

就是于处处“制心一处”,于时时觉知心照耀。“制心一处”即是妄心不生,没有二念、三念、多念覆蔽缠绕;于时时觉知心照耀就是经常升起观照之心,能做个“观自在”菩萨。通俗地说,也就是修行人在生活中拥有一颗清净心,做事的时候专注,安静的时候观照。这就是修行人的生活,也就是生活中的修行人。

7问:什么叫无漏?

无漏就是没有什么可漏的,没有什么可漏的如何?就是你“空”了。空了就是无我,无我就是,你遇事不起烦恼,遇情不起执着,遇变不生恐惧。这就是无漏。无漏生无学,无学生无为,无为灭无常,无常灭则寂灭生,寂灭生则真如显,如此菩萨由“无漏”起,可至菩提彼岸,抵达佛所,成佛作祖。

8问:什么是无生法忍?

无生法忍,又名无生忍,就是无生和无忍的意思。当你修行,于表面的生生灭灭中认识到“没有生”,于过去生生世世的诸苦中认识到“没有苦,没有可忍受的”,这就是达到了“无生忍”的境界。“无生法,无生忍”,是本来面目,是诸佛所,是觉本身。当我们处在“觉”上,哪有什么法要生?哪有什么辱要忍?要生的法和要忍的辱都是“错觉”的结果。一旦我们的心清晰,一旦我们能够看见现实,一旦我们能够完全待在真相里,那确实是“无生法忍”!所以说,无生法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,是待在事物本来样子中的状态,是大修行者和诸佛所呈现的样子。无生法忍,愿你早得!

9问:什么叫微细流注?

微细流注,就是身心内那些细微的变化、活动,包括那些隐隐活动的念头和密密运行的身体变化,统称为微细流注。它是对五蕴及其状态的描述,是人人都有,人人不觉的生命幻流。细微对于觉知很粗的人叫微细,对于觉知很细的人就不叫微细。所以微细流注,可指那些没有觉察人的五蕴情况。一切五蕴,对于没有觉察的人都叫微细流注,因为法眼觉粗而成细,因为法眼无明而成微。对于深修的人而言,微细流注,是指那些精细微的妄念活动,因为它如极细微的水珠,念念相续,极速流动而不间断,如线如瀑,不易觉察,所以需要识心进入定境才能看见。人们一般意义上说的微细流注,通常指它。

10问:什么是见、定、行?

见解正确,一门深入,精进不停,是名“见、定、行”。同时“见、定、行”,也还指心本来的样子,心本能见,真心本定,心本在行。见性以知真心,知心即入本定,不著不住本在行中。总之“见定行”说的是一颗心和见到这颗心的方法。

11问:对各种境界不留痕迹的功夫是不是修行正路?

于诸境界不留痕迹是修行的正路,“不留痕迹”亦应不留。也就是说,菩提修行于一切处不住,“不住”处亦应不住。无法可立,方是菩萨立处;无法可得,才是菩萨所得。

12问:我们修法的人该看什么书?

上智人,外观天地万物,内看自我心念,是其所读之书;下根人,听别人的言教,看他人的有字之书,是其所读之书。修行的人自量根器,依心而行,常读世典,莫疏佛法。手持世言,是读他人死念头;亲近善知识,是读活佛法。常亲近活善知识,观听活善人的言教,是修行人最应该“读”的书。

13问:什么叫观自在?

以色身观法身,是名观不动;以法身观色身,是名观自在。善知识修行,行此二观,即成大菩萨,即来佛所前。修行已得“观”成就。善知识,且如此修“观”,修“自在”。

14问:什么叫起疑情?

善知识于本来面目前:起念,犹如踏步,一步落入荆丛中——自缠自绕,自迷自惑,是为起疑情,被疑情害。于真如面前不敢认,是大颠倒,是大疑病。众生常得,诸佛全除。故佛是无疾人,众生是久病者。

15问:悟个什么?

悟 “无生”,悟“本来面目”。除此别无所悟,如此所悟,是为真悟。若非如此所悟,若非所悟如此,皆是头脑落入梦境。犹如迷人进大观园,上楼阁,推门进入一个个房间,见喜胜境,以为所悟,实是所迷也。故佛教人修行所悟,非头脑上的对道理的领悟,而是对“本来面目”、对“无生”的直见!

16问:什么是心中心法?

在我看来,心中心法就是认出“外圈心”和“内圈心”——“真心”和“妄心”,并待在“真心”中、息歇“妄心”的一种方法。外圈心是真心,是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的觉心;内圈心是心中所立的、有生有灭的、虚幻不实的识心。整个心中心法,就是打破内层妄心所生幻象的包裹,认识到真心本来面目的过程。它是一种有效的明心见性的方法,其具体修悟的过程,可能因人对“心中心法”领悟的不同而有差异,但其根本的方向不变!善知识欲修心中心法,应先辨内圈心和外圈心——先知觉心和识心,然后安定修行。一旦知道内圈心和外圈心,修行就是一个守望觉心,安抚识心的过程;修行就会变成一件非常轻松有趣的事,而不再是一种辛苦的脑力加体力活了。善知识但去体会,让你的修行变成人间最愉快的生命认识它自身的游戏!

17问:修心中心法讲不讲成佛资粮?若讲,指的是什么?

成佛的资粮(本钱):觉性。修行就是一个认识觉性、使用觉性、成为觉性的过程。修行人外修善,以除外障;内修心,以除内障。内外障除,以修清净心。清净心成,以见菩提心。菩提心得,即已成佛!

18问:什么是阴神?

之于人体,阳神即是觉心,阴神即是识心。阳神放出觉光,阴神生造万象。阴阳二心互合,生成生命及生命面前的一切世界!

19问:什么是密法?

一切心法皆是密法。自修自证,自了其意,皆是秘密心上功夫,故说密法。真密法无关教派,向内为密,向外为显。一切真修行者皆行密法,一切世俗人遇碍皆于心外用功夫,故是显法。凡于心地上用功夫者是密非显,凡于自心外用功夫者是显非密。但从究竟上说,密或非密,同是机密;法或非法,同为佛法。视一切法为佛法者入真佛法,见一切机为真密者得佛真教。

20问:密宗为什么一定要灌顶?

一切上师与其弟子身心交互,皆为种植秘密信,开秘密花,结秘密果,成就无上佛道。灌顶或者赐秘密咒语,为信而施,让信开花,令信结果,成就如来圣果。

21问:什么是现量?

“现” 者,王见,一切心王所见,皆名为现;“量”者,心照,一切心光所照者,皆名为量。总说“现量”:一切所显,一切存在,一切事物出现在心王面前,名之为现;一切被心所知,名量。现量即是当下心所映的世界。现量不是思量,直心所知也。大圆镜智所照耀下世界,皆为现量界。一切佛前的世界皆是现量界。一切如是观、如是我闻者的世界,皆是现量界。善知识但能觉光升起,不随念头狂走迷失,即能见现量界。

22问:缘从何来?

缘从心来。无心无缘,无缘无心。心缘共生,同造世界。缘是一个心故事,一个心故事即是一个缘。圣人无缘于天下,故缘缘起于圣人心。无心起缘,为圣人事;缘起无心,为圣人行。大行者来世间,为摈缘,为掾缘,为息缘,为生缘,游戏神通矣。

23问:佛性与觉性有什么关系?

佛性即是觉性,觉性即是佛性。佛性即是觉性,性觉妙明,一心造出天下物;觉性即是佛性,本觉明妙,天下物尽在一照中。性觉即是佛性,本觉即是本佛。

24问:《金刚经》云:“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”圣人怎么有差别?什么差别?

入 “无为”门,名圣人。“无为”有两种不同:有无为概念的无为和无无为概念的无为。前者产生两种情况:一是“什么都不强做”的无为——刻意无为;二是“什么都不多做”的无为——操控意识稍弱的无为。实际上,前两种情况的“无为”——已经再次“陷入”了有为;换句话说,“有为”意识的对岸的“无为”,还是“有为”。这是一般人认为的“无为”的实际情况。而真正意义的“无为”——是在我们的心智清晰情况下的,没有“无为”概念下的自然作为,这才是真正的无为。

修行人因对“无为”的理解不同,其反应的圣行也不同,故产生了不同层次的“圣人”,比如孔子、老子和释迦牟尼,就似乎是不同层次上的圣人(这里“孔子”、 “老子”、“释迦牟尼”是一种符号。)当然,“刻意无为”的反面就是“刻意有为”,或“有意无为”的反面就是“有意有为”。“刻意有为”或“有意有为”也可成就不同层次的圣人。比如,如果你有超凡的智慧,且你有意改造社会(或某一领域),你可能成为孔子;你有超凡的智慧,但你有意不改造社会,你可能成为老子。但如你有超凡的智慧,你早就丢掉了“有为”、“无为”的概念,可能你就是释迦牟尼!

完全有为的人是凡夫;致力于销除有为的人走上成圣的路;有为法未灭尽的人是初成圣;有为法完全灭尽的人是圣人;有为法无为法全灭的人是久成圣。凡夫著有,初成圣的人著空,唯有真圣者空有无着。事实上,世上真圣者,等无差别。他们不但见圣人之间无差别,圣凡之间亦无差别。如此看到完全平等,故成真圣人。世上一切圣人皆因无分别而成真圣人。

25问:实相念佛的要点是什么?

实相念佛就是念本来面目,就是任意时刻直看本来面目。实相念佛一般见到法身的人才能那样做,属于所谓“悟后起修”者的修。实相念佛并不是老实念佛,不跟念头跑。实相念佛之中,你的念头可以随便跑,但本来面目在那里,世上所有的念头一起出现也并不妨碍它。这就是实相念佛。实相念佛关注的是本来面目,而不是念头。念头的有或无,多或少,再也不能影响那本来了。此即实相念佛:念本来面目。

26问:到率兜天还会退转吗?在兜率天比在西方净土成佛快些,是吗?

到率兜天的人证到了识心净体——此心就像弥勒转世者布袋和尚的布袋一样,能大能小,大则能容天地,小者藏于无处;能变现一切事物,被称百宝乾坤袋。证到西方净土的人——此心也放下了,息了,净了;净了,息了。这是率兜天和西方净土的藏意。证到此心性的人(也就是“识精元明”),再也退不回来了。就像一个遗失多少年的小孩见到了自己的父母形象,他再也忘不掉了一样。他会时不时想起他们,他会时不时忆起他们,甚至这种回忆或想起都不是他自己想的,是自然升起的。我们修行见到过自己的本来面貌,对它的忆念或想起,和这情况一样。在兜率天成佛类似于“渐悟”,在西方净土成佛类似于“顿悟”,但“顿悟”和“渐悟”到底谁成佛快?这个不好比较,有人渐悟十年成佛,而有人等那顿悟却花了十一年,所以顿悟渐悟、成佛不成佛,众缘和合所定。

27问:关于度众生,在自己尚未证悟本来以前是否可减少外缘,安心修法,以自度为主呢?

当然了,没证悟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前,修行的主要任务是去证得,次要任务是去帮人;证得了后,就可以反过来了。只有这样似乎才更好,否则,就有点颠倒了。颠倒了有什么坏处?进入梦想。进入梦想有什么后果?远离究竟涅槃——离本来面目面、离自己的任务更远。这样,你的困惑不能根本销除。你的困惑除不了,你不能真正帮到人。所以,未证得本来面前者,以自度为宜。

28问:何种情况不是无记空?

有觉知的情况下都不是无记空。无记空实际上是一种无明之明,它是修行要对除的。我们修行要找寻和获得的是觉性的妙明,而不是无明之明。故应认识无记空,并销除无记空。无记空不等于无分别,无记空等于无知。不要把无记空和佛者的无分别等同。本觉不是无记空的,而是真空知妙有的。

29问:菩萨是觉有情,怎样理解?

有情即是众生,有情即是世间,菩萨觉有情者,内觉自己,外觉他人。觉一切情愫,觉一切贪爱,觉一切我知,是为菩萨,是为觉有情。若对己不知,对人不晓,贪爱转心,情愫漫流,知见立知,即非菩萨,亦非觉有情。故菩萨觉有情者,为能自知,为能看护自己的头脑,也能助人能够自知和看护自己的头脑也。

30问:“法性尽地”是什么意思?心密里如何讲即身成就?

法性尽的时候,佛性生;当然,法性亦是佛性的一种应用。法性者即是识性,离诸佛法,离诸识心,方到彼岸。佛法不舍,识心不出,彼岸不至。法性尽地者,涅槃处也,诸佛诞生处也。不至法性尽地,不能成佛。即悟不到真空,也见不了本来面目。一切见到本来面目,一切悟真,一切荣登彼岸者,皆至法性尽地。法尽者,佛生也。法不尽者,觉性为法所缠,见佛、见本来面目者,难有。无论哪宗哪派,于身不行杀盗淫者,皆名身成就。若身行克杀,或欺或盗,放纵胡来者,皆名身不成就。

31问:中道义有真实之相吗?

中道以无相为相,以不住为住,以空为其道也。中道者不是离左离右,取中间而行者也;乃是无中间、亦无两边者也。以空为其道路,以不住为其发行,以无相为其本来面目。这就是中道。中道不是中间也。

32问:有人问太虚:蛇斩二断,佛性在那一段?

佛性不在哪一段?

33问:我们看的经书太多了,好不好呢?

不见性前,人们往往为了找答案而看很多书,殊不知看书越多,知道的越多,越障本性;再者,未见性前,看书多,多看书,恰中盲目慌乱的头脑之计也。故见性前慎看书,见性后可随便看。当然,对一些人见性后,想看也看不下去了。为什么呢?知道知识用处不大,知道知识为头脑便物或者剩食,知道知识障蔽头脑,常转人性也。不管是经书还是世书,我们看书多好不好呢?我的回答是:一切人开悟,常因简单;因简单,故常开悟。

34问:今世不能成佛怎么办?

成不成佛,你都是佛,你只差一个“知”而已。只要勤觉知,不是佛也是佛;若不念觉知,是佛也不是佛。觉就是道路,善知识修行,不求成佛,但持觉知,不管你打没打开见本来面目,与佛无二无别矣。所以,从某方面讲,有觉即是成佛,有觉即是佛行,即等于佛。但持觉行,不怕佛不成!

35问:因果也是缘起的假相吗?

觉性不在任何故事里,觉出离任何识情——佛离一切法,佛离一切法而生,因而佛超出因果,不在因果中。佛超出因果,不在因果中,并不是说因果不存在;只是说因果拘他不能。一个人归于觉——成佛了,不是说因果不在了;因果还在,只是它们无法拘住他了。因果不能使他烦恼,因果不能使他乱性,因果对别人成了跳不出的宿命,对佛,在因果中等于无因果。为什么呢?因果性空故。佛直坐性空中,所以因果有等于没有,缠它不能。因果也是如来藏的化现之一,只是众生只能见其相,不能见其性;而佛见其相,更能见其性。这是因果对佛和众生的不同,或说是,佛和众生对因果的不同。在世间,因果织就幻象,因果是缘起的动力,因果是相,是相的流转变迁,是虚妄的、头脑最难出离的错觉!对于修行者,归于觉的人,不灭因果,但出离了因果;对于还在念上的人,即使秉持正念,还在因果之中。

36问:梦中佛事是否指没有见性的人拜佛念经做功德一类的事?

这样说也不错,即使觉悟的人行佛事,也是梦中佛事。只是,觉悟的人知道自己行佛事是在大做梦中佛事;而没觉悟的人行佛事时,虽也是梦中行佛事,只是不知道。 “大行梦中佛事”这个说法更多是对那些开悟见性的人来说的,因为不见性的人虽其行事不能自知。故更真实意义上,“梦中佛事”是指那些见了性的人拜佛念经做功课一类的事,而不是相反。

37问:我们学生读书应如何起用?考试的时候又该怎么办?

上课的时候,大用识性——发挥头脑的聪明、灵活和忆记的功能,集中、专注,收摄六根归于意根;下课的时候,放弃用识性,大用觉心——发挥本心的清净、觉知和鉴照的功能,放松、自然,让六根归于觉性。学习的时候发挥成所作知,不学习的时候发挥大圆镜知。考试时全力调用识性,不考试时识性觉性双用。这样,试试?

38问:做功夫有什么诀窍?

寻得本心,直在本心上吃喝拉撒。如何寻得本心?持练觉知是个踏实可靠的通道。具足因缘的人可以修持一段试试。若说“做功夫”,悟前就是个用觉知找本觉的过程,悟后是个用觉知保本觉的过程。所以可说,持练觉知就是做功夫的全部和诀窍。

39问:道理说来说去是这么简单,可做起来总是走失?

因为识心当家作主久了,所以惯性让它时不时跑出去逞能或编织故事,把你拉跑或用故事覆蔽你的觉性——让你进入“无明”。这是无始开始,念念无明,于恒沙般的生活连续事件中造就的,所以你一时半会改不了它,即使你见了本来面目,觉光也很强的阶段。但不要紧,因为觉悟了本来,知道念头是虚妄的,即使失觉一劫或几劫也没什么;只要一念醒来,即能立刻搬师回大觉城。即使看似数劫频遭身苦,搬师回大觉城你会发现,你也毫发无损。这是不是个好消息?所以修行见到了本来面目,又常常“失去”本来面目,经常在念头上迷,没什么可担心的。但勤修觉,果熟自圆,明月常照。

40问:怎么能迅速成就?

歇心!能速歇心速成就,慢歇心慢成就。歇心是一种往回的走,善知识若都能往回走,成就快矣。往回走,就是沿心念,往心念升起的地方走。这是一种“逆流”,修行能逆流,汇入觉性的大海就不远了,见到本来面目的日子就不长了。这样的修行是速成之法,较之于其它的修法说法,可迅速成就。

41问:听说中脉及左右二脉通后就是报身成就,可有此说法?

报身无关色体,即使色体全身所有奇经八脉都打开,畅通无阻,若心无明,一样毫无成就。身是心动的果,不是心动的因,故就其究竟来说,在色身上用功夫,无关佛成就;从某种意义来讲,在色身上用功夫,属于“外道”法。欲成佛道,唯修一心。所以,佛成就唯一心说,更无别说,莫错狐疑。

42问:密勒日巴尊者已至“修行是个大妄念,不修亦是大妄念。”的境界。但却厌烦酬答施主,希望往雪山修行。为什么?是习气未尽么?

雪山譬喻自性,雪山修行譬喻回归自性。密勒日巴尊者回归雪山,并非厌烦酬答,只是归于清净自性。有没有一个人只是喜欢清净,但并不讨厌热闹的情况?有些开悟的修行者,于开悟后仍然住在雪山竹林,并非他们厌弃世间的繁华热闹,只是他们更喜欢清净而已。犹如有人的胃喜欢素食,但并非刻意不吃荤一样。这是他们的心喜欢吃素的一种表现。开悟者归于清净自性,依性而活,不受世俗看法或自己念头的影响,是大自在的表现,无关习气不习气。他们并不坚持一个修行者“应该是什么样子”的信念,他们只是依心而活,以本来的样子“在”,以其“在”自然显示和教导他人。他们的“在”本身如同明镜,其“教化”或“教导”也是无心的。没有哪一个真正的开悟者是刻意教化人的,他们只是尽量做自己,然后那些人因看到他——看到自己的人,自己变了。就这样。

43问:近来对一切有相佛法难以产生恭敬心,看得见的世界尚属虚幻,看不见的世界又如何令人产生绝对信心呢?

世界是虚幻的,但不等于“无”,因为“虚幻”本身就是一种“有”。所以修行者入修行路,不能着入“顽空”。在看到世界是绝对的“无”的同时,也要看到世界是绝对的“有”。最终体会到世界“非有非无,即有即无”、“世界非世界,是名世界”和“一真一切真”等佛陀的教导,才算触摸到佛教(jiāo)的边儿。着相,于佛法不可取;轻视相,于佛法亦不可取。于相离相,诸佛态度也。

44问:如何才能振兴佛教?

佛教如何兴盛谁的事?老天的事;你如何对待佛教是谁的事?你自己的事。不管佛教如何发展,你决定不了它的走向,你只能尽你所能,为佛教做贡献——按照你认为佛教应该是的样子。如何振兴佛教?先振兴你心中的佛教吧。在我看来,佛教(jào)不应该是佛教(jào)——一个组织,而应该是佛教(jāo)——佛陀的教导言论。我们每个人如果能够遵行佛陀的教导,体证佛陀的教导,那就是在振兴它了。若不然,还有怎样的振兴它的方式呢?以我来看,造寺、建庙、有更多人的出家,那并不是真正的振兴佛教。我们不能操控他人如何对待佛教,先管理好我们自己如何对待佛教吧。佛教是一个人的,不是所有人的。所有人的佛教对你没有意义,因为你只能活在你一个人的世界里。所以,按照佛所说的去做,你就在振兴它了。你一个人的佛教振兴了——全世界人的佛教都振兴了,因为你的世界就是全世界。佛教探讨的是真理,不关乎我们认为的“事实”;佛教管理的是内在的事,不关乎任何你身之外的事。所以,振兴你一个人的佛教,振兴你内在的佛教吧,这就是对佛教做贡献——这就是具体到每个人,具体的对佛教做贡献。

45问:请谈一下拜访或拜师的意义?

拜访就是去会晤你故事中的那个人,从某种意义上说,拜访根本不是拜访,而是去验证你想象中的那个人和实际的那个是否一样——而实际上,“实际的那个人”也是想象的,因此拜访的实质是:你用一个想象去验证另一个想象——所以,拜访,那根本就是头脑的游戏。每个人都只能活在自己的心,遇见或看到心所反映(创造)的一切,所以除了心你从来没有遇见过他人或它物。因为你从来没有见过他人或它物,所以拜访或去参观一个什么东西,那对心来讲,都仅仅是到不同的镜子面前 “照”了一下它自己。仅仅就是这样。但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从无始来早就迷失了自己——迷失了妙常真性,迷惑了我们的心是如何创造我们的世界的及我们的世界是如何来的,所以通常我们并不了解这点。当我们去拜访或参观某物,我们要么只见人或物不见己,要么就只见己而不见人或物。如果我们只见人或事物而看不见自己,那么拜访或参观某种事物,那就是一种迷失;如果我们只见己(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),而不看到他人或他物,那么拜访或参观根本就没发生过。所以,对于修行的人来讲,拜访的重点不在拜访的对象,而在于,你是否能从拜访的人或一切外物中“照”见自己的心?关于拜师问题:在我看来,拜师是一种交付,一种信任 ——完全的交付或信任本来没什么,那是从别人达到自己的一种方法;但对一些人很可能发生的是,那是一种迷失——把目光关注在一个外在的老师,而忘了你自己能生万法的心。如果在拜访或拜师中,能够清楚上述所说的问题,我们不反对一个人去拜访另一些人或去拜师父。

46问:不动心,脑子是否会迟钝?

不动心,如果你知道生命中所存在的那个“妙明真心”的话,不动心会让你越来越回归于它——回归于大圆镜知,如果这样的话,不动心,你的脑子会越来越灵,而不是相反;另一个方面,如果你不知道生命中所存在的那个“妙明真心”——大圆镜心(觉)的话,不动心,会越来越让你接近它。相反,如果你不知道生命中所存在的那颗“妙明真心”,而你的心又常常狂动,那是在遮蔽它、堵塞它或让你远离它;如果这样的话,你的心越动,头脑就越迟钝而非相反。

47问:我有时会用经书上看到的知识来评判自己的情况,这对吗?

如果是用经书上的知识“照”一下自己,那是可以的;但如果由此生出许多对自己的批判、判断或指责等,而生出苦恼心,这就要注意了。照镜子,不要因为看到自己的脸丑,而整日烦恼重重,对自己不善。用经书上的知识验证自己的修行也一样。让经文知识像光炬一样是一个照亮或指引,而非成为你修行的一个新的障吧。

48问:《大集经》里说:“末法时代罕一得道”,这个得道是指什么?

“道”没有时代性,无论何时何地,人们追求的能带来我们解脱和自由的“道”都是一样的,那道就是:真相。事物的真相、宇宙的真相、生命的真相——心的真相。末法时代人们所要得的“道”和最初本师释迦牟尼所得的“道”是同一个道。十方三世如来皆得同一道,没有差别。此道能够解开生死之迷,能够出越烦恼困苦,能够超越生灭轮回。这就是末法时代我们要找的道——一切修行在觅的“那”。

49问:怎样理解无念为宗?

于生命之中,什么才是“无念”的?——当然是“觉”,当然是那个心的本体喽。所谓“无念为宗”,就是修行始终要以那个本觉妙明之心为根本,念念不忘它,时刻在其上。而不是“无念”就是没有念头。在那个根本之上,在那个妙明心体上,你的念头照样可以有,念头照样来去生灭,一点也不影响。就像河水再大、波涛再多也影响不了河床一样,就像天空的云彩再厚再密,也不会损坏天空一样。念头之于我们的本觉——我们的妙明真心,就是这种情况。在这个“本体”上就是真定,就是那伽大定,就是三摩地,就是涅槃,就是寂静,就是不可毁坏的金刚体,就是首楞严王!我们修行所要找的就是它,所要处在的地方就是它,所要“是”的就是它,它就是“无念”——它就是根本,所以称它为“宗”。所以有“无念为宗”的法要之说。

50问:处处要空,会不会落空?

之于修行上,所谓的“空”就是,你里面没有一个坚信的、固定的、不变的信念存在。当你和别人相处或交互,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碰疼你,你也没有什么要防护的、要坚持的,你不会和别人起战争。事物来了又去了,情绪生起又灭,一切色、受、想流经你,没什么障碍,这就是“空”。修行所讲的空和世界上的事物实际有没有没关系,它是指你安处在了妙明真心——妙明真心本来就是空,空但有知有觉,能应能映。一个修行者的空的表现,常常就是凡事不执着,生活没有烦恼,没有恐惧,没有憎恨。一个人生活没有烦恼,没有恐惧,没有憎恨,这就说明他“空”了。不然,就没空。“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”,就是空的表现,诸佛及所有大修行者都那样。

51问:有人念弥陀心咒一千座后又去念阿弥陀佛,这样可以吗?

所有的语言、所有的咒——所有的念头,在“妙明真心”上,都是一样的:都是一个符号、一个点影,一个幻象。所以,从根本上讲,念这和念那没有什么不同,读经和看世上任何一本书没有不同,只要你处在那妙明真心上,只要你了了分明在那灵知中。即使你没有见到那“本觉”的面貌,带着觉知去念这个和念那个,也没本质的不同。因为你关注的始终不是那个所念之物,而是“觉”。“觉”才应是真正的被念者,而一切咒语、经文、心符,只不过是“假借”。当有一天你触摸到了觉知或悟到了那个本觉面貌,你会了解这一点的。

52问:证到佛位还会迷失吗?

一旦你曾经真正的认出过你的“本来面目”,所有的幻象再也不能干扰它——当然即使你没有认识到它之前也是这样。你只是“不知道”。虽然我们曾经找出或认出过我们的本来面目(所谓“开悟”),但大多数人并不能时刻守留在那儿,我们尽量守留在那儿——当我们意识到时,但很多时候,我们于不觉中又随念跑了,我们又跑入了念头的世界。所以有时候,虽然我们曾经开悟过或曾经是个开悟人,但在日常生活中,有时与他人它事交互,我们还会“真的很生气”——那正是我们迷失的象征。这是觉迟的结果。有人意识到自己“生气”了,一念他又回到了本来。这是觉虽然迟了,但迟的还不太晚。所以我们常看到一些修行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生气,但他们较之于普通人来讲,已经不那么“执着”生气了。所以整体上讲,他们是个愉快的人。前一念不小心迷进了自己的想法,相信自己的想法是真的,你生气;如果后一念觉悟到,立马取销你的生气,这就是“觉悟”;如果再后一念,你又起了“我不应该生气,我怎么生气了呢,我真气我刚才生气了”的念头,你对抗你刚才生气,你在原来生气的基础上又进入了新的“生气”——你生你生气的生气,这时你又“迷”了。觉悟虽然有一个根本上的觉悟(对本来面目的认识),但是因为作为“有生命”我们活在念念上,因此你于一个念头上迷失时,在那个念头上你就“不开悟”了,所有圣人说“开悟永远是一个过去的故事”,这也是真相的一部分。“念常起,觉常随”、“念起生灭,全在大圆镜中”,那是久成道的圣者。对于初成道的圣者来讲,“前念迷,后念醒”、“于二念、三念不再迷”,就算过了“恒沙劫”了。头脑就是恒沙河,念头就是恒沙,一念迷,能于二念、二念上出离,OK,修行就算有点成就了,因为你不再进入那个“轮回”——那个过去烦恼痛苦的循环圈了,那个圈构不成了。

53问:我们为什么要发愿呢?

愿是种子,发愿就是往心地上种一颗种子。如果没有种子,地上就不会开花,如果没有花朵,地上也不会有结果。对于修行来讲,如果不发愿,怎样成行?如果不成行,如何修成正果?所以发愿是因,成佛是果。欲想成佛,必种佛因。没有佛因,何得成佛?愿就是信,没有信,修行路你也走不完,走不到头,没有动力啊。所以,要发愿——种种子并给种子力量。种佛因,得佛果。

54问:我确实感到周围的众生,有我的存在。佛感觉到吗?

如果佛感觉不到众生,他如何去帮助众生呢?如果佛没有一个存在“在”在那儿,你如何知道它是佛呢?不要神话佛,佛就是一个证到“本觉”的人。它代表本觉而存在。凡夫有的,佛都有;同样,佛有的,凡夫也都有。正所谓“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”。一个凡夫有的,一个佛都曾经有过;但佛有的,凡夫可能还没拥有—— 比如无“痛苦、烦恼”等。

55问:兜率净土与西方净土有何区别?

兜率净土和西方净土都是心地。兜率净土是报身的象征,是对识心清净面貌的描述;西方净土是法身的象征,是对法身觉相的象征性表达。一般修行,如果我们把识心修干净无著了,就会认识到法身——这就是“每一个佛都是从兜率天下来的”和“弥勒菩萨是佛的候补人员”之说法的隐喻表达了。对一般修行人而言,如果我们把识心(染心)修好了,下一步就能安住觉心(法身)之中,这就是弥勒菩萨下一步就成佛的意思。兜率净土和西方净土,都在自性中,都是自性的不同部分或不同面貌。善知识,一切佛土,不在外面,不在心外。

56问:有没有极乐世界?

有,极乐世界不但是精神化的,还是物质化的。但它们的出现,却不依赖于物质或外在的改变。它随心变而变。心极乐,则世界极乐,则见极乐世界;心不极乐,则世界不极乐,则见娑婆世界或地狱世界。比如,释迦牟尼佛和阿难等诸比丘同坐祇陀林,但这肉眼看得见的世界就是极乐世界,但对于阿难诸等则是污浊世界。所以佛有语说“随其心净,则佛土净”,同样的道理,极乐世界有没有?答曰:随其心极乐,则世界极乐,则极乐世界就在眼前。就是这样。极乐世界在心地,随心而变,随心而显。极乐世界不在心外,也无心外的极乐世界,心外的极乐世界也无法知见。

57问:《净土十要》对修净土者很重要吗?

经典是佛外在的“嘱咐”,它必须转化为你内在的“嘱咐”时才有效。外在的事物是创造内在事物的一个因,所以它显得很重要(所谓“外在事物” 也是内在事物)。所以就我来讲,我还是很重视读佛经典的,因为那是“绕过”时间,与佛对话——直接倾听诸佛的声音。所以修净土的,净土的经典对其很重要;其禅的,禅宗经典对其很重要;其密的,密宗经典对其很重要。经典是佛的声音凝固在书里,当你打开,那声音重新播放给你听。时空并不真的存在,所以当你打开经典倾听佛经,和当时阿难所谓“亲耳”聆听佛教诲相同。我喜欢读经,那是世尊从我里面说话,我与他心灵交映、两镜相对的时刻。我喜欢那美好,经典里散发佛陀的音声和微笑。举手投足,音容笑貌,跨越时空,重新“活”了出来。

58问:我心中没有妄念,与西方净土有什么两样?

如果你的“觉”没有醒,没有妄念,那就像一个空屋,里面没有人,没有生机,死的。但如果你的“觉”醒来在那里,就像你看到满世界一切事物都鲜活的存在,但那“空”、那“净”也存在,毫不影响。那“空”没有什么能堵塞,即使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存在,就像宇宙里虽然什么都有、什么都在,那么多事物,也没有把宇宙塞满一样;那“净”没有什么能够污染,即使全世界所有的垃圾、所有的痰液粪便诸等一起存在,那“净”照样存在。“空、净”——这是妙明本心本来的样子,当你认识到,那是什么?西方极乐世界——万物存在,空净美好的世界。没有妄念,又醒在本来“觉”中,这就是西方净土。没有妄念,但不觉 “觉”的存在,那只是一个空瓶子,里面没灵魂。这是它们的不同。

59问:如何是戒?

戒者,在外是一种对制度或规律遵守与遵从;在内则是一种对觉知的保持。如果你能时刻保持觉知,这种是戒。时刻保持觉知,狂心自然不乱,不乱则能自然遵守和遵从一切外在的制度或规律。所以对于修戒,内在持戒(保持觉知)为根本,外在持戒为自然发生。但是有人不知道“觉知”是什么,或者做不到经常“保持觉知”,那么就用你的头脑——你的意志力来遵守或遵从外在的“戒”吧。但知道,根本的戒,是由内向外发生的,而不是从外到内的发生。对大部分人,持戒的开始,常常是从外向内进行的,但来到最后必须要有一个“反转”发生——由内向外自然而戒;必须是这样,如果不是这样,戒不能导致我们真正的定。真正的戒,是以“觉”来运作你,以“觉”来活着;而真正的定,则就是“觉”本来的样子。总体来说:戒是一种向内的方式,一种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”,而“定”则是生命的 “本来面目”。

60问:善行是否主要是对治自己以往自私自利的习惯,达到“无我之境”的一种方便吗?

善行主要是“破”自我的——粉碎你的自我。由于善行,你的自我将不会那么坚硬,你的角度将不会那么坚固,你的认为将会“加入”新的东西……,这样你的 “心”就容易变得柔软和打开,你的智慧就会流露出来,你本性的爱——就会如云破日来一样流向他人……。当你是纯粹的善,你是没有自我的。没有自我你是谁?你是一切,你是上帝——这我们最终要“找”和要“成为”的。这就是善行的目的和意义。“无我之境”就是,我是一切,我是上帝。

61问:世上很多人不信佛,还讥笑学佛人。故要发愿救度一切众生是否很难或不切实际?是不是只救有缘众生?

学佛最主要的是个个人行为,你为度你自己而进行。但当你自己得度,你积累和具备了许多解脱的经验,这时,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和你曾经情况相同的人,你就要以把你成功解脱的经验告诉他。如果他愿意听或听得进去,那么他将解脱他自己。这就是度他。所以学佛的重点是“自度——度他”,以自度为主,度他是个自然的过程和发生,不可强迫。强迫是不仁慈的。在那人还没到改变的时机,你从自己的认为出发,用自己的真理,去摧毁别人的世界,这看起来是“善”,实质这“善” 是伪装的,你并不是真的为了他(她),你为了你自己。注意,你的“善”仅是你的——不是他人的,你的“善”在你这里也许是真善,但流到了他人那里,就可能不再是“善”了。所以,修行人,不要用你自己认为的“善”去强行改变别人的世界——那不是善,不是爱,也不仁慈;那似一种“强奸”——不经和别人商量,你把自己的自我硬硬的插入别人的心,还打着度人的口号。这是糊涂的。当你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,你眼里没真正要度的人——什么时候那要度的人出现?当他向你表示他需要你的帮助时!所以,从某种意义上说,佛者度人,类似一种“守株待兔”——他等待那受伤的人来到他面前。“你需要改变,我则需要改变;你不需要,我永远也不需要。我就是你——我是你心最清晰的部分,我等待你发现我——然后利用我,我欢迎被你利用。”这是圣者与他世界人的关系。那向他伸出手的人,那他能握到的人,就是他的有缘人——他要度(帮助)的人。一个佛看起来太隐藏,因为他太普通。他不发愿度人,他发愿热爱一切现实存在。如果他曾向着他人发出一个愿望,那愿望是,我希望一切人热爱他的现实存在。

62问:要度众生,首先自己要开悟,要有神通。否则谈不上度人,人家也不信你。但如果只顾自己修法,又不度人,会被斥为自了汉。如何看待这种观点?

度人就是帮助他人。不要觉得度人有什么了不起,帮助他人是件平常的事。你不必要成了佛才能帮人,你不必具备了神通(能力)才能帮助他人,随时随地,给予你所有的——你身边人所需要的,这就是度人。不要给“度人”渡上金,渡上神圣的光环,度人必须重新还回它的普通和随时随地,才有意义。你不要想着只有在 “大事”上或一个人“生死攸关”时帮人才叫度人,而一个社会有多少“大事”、一个人有多少“生死攸关”的时候呢?平时生活和平常生命,不都是由“小事”组成的嘛。佛菩萨帮人不择大事小事,他们的眼里没有大小之分,依照本心,只有“该做的事儿”。帮人为了自己,因为你帮人时你高兴,那是本性的爱在你生命中的显现。珍惜你帮助他人的时刻吧,那正是你爱你的时刻——你“成佛”、你“是佛”的时刻。凡夫在他清醒,以本性来爱人时,都是佛;当他糊涂,他恨人或伤害他人时,他从佛的位置上“滑”了下来——甚至滑入了佛的相反面。帮助别人是我们的本性,随缘帮助人就符合了我们的本性,这就是一位菩萨的修持、生活和特征。自了汉还处在帮自己的阶段,所以他们没有什么可被批判的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帮助自己就是帮助他人,因为自己清净了、不混乱了,就不会给他人带来混乱或麻烦,这也是忙他人的忙,所以帮助自己也是帮助他人。自了汉和佛应该得到我们平等的、同样的看待和爱护。度人需要神通吗?只要你愿意,度人不必假以特别的能力,平常人以平常心即可度人——助人,过上菩萨的生活。

63问:请问师父理上悟的和亲证的体应该是一个吧?

理上——从头脑上“生”的体,只是一种想象;亲证——真正“看见”的体,是更为真实的。当然,从最真正意义上讲,所谓亲眼看见的也是一种“想象”。虽然如此,但还是有些不同,就如同你用眼睛看见的桌子的形象,和纯头脑中想象的桌子的形象不一样一样。我们理上悟的那个体和我们证的那个体的不同,和此相同。严格意义上说,理上没有“体”的悟,理上只有头脑上的领悟,而领悟不是开悟。不是开悟就不是“见”那个体。故而,理上悟没有“体”出现。也无所谓一个体不一个体了。

64问:正定和普通睡眠的区别?

正定是契合到“本来面目”的状态,普通睡眠是陷入无明。“本来面目”的状态,了了分明,灵知妙用;而普通睡眠的状态,灵知被动的应用,是一种“想非想、定非定”的状态。这是它们的不同。

65问:怎样才是真性妙用?

我们的一切行为——举手运足、眨眼瞬目、吃饭穿衣、打嗝放屁,皆是真性妙用;只是,凡夫较之于佛,只差一个“知”字,即觉。如何才能真性妙用?不用想,你正在用呢;如何才是真性妙用?保持觉知,训练觉性,时时在“照”中,这就更是“真性妙用”了。

66问:我现在知道了,一切东西全是佛性的变化。但还会感到痛苦,尤其生病时感肉体上的痛苦。碰到物质上有障碍时,亦作不了主了。

如果你见到了空性(本来面目),还是有很多具体的、实实在在的痛苦存在,你就一边老老实实的训练觉知,一边针对具体的让你痛苦的念头做质疑功课;如果你还没有见到本来面目,你就一边针对造成你痛苦的具体的念头做功课,一边训练自己的觉性。老老实实地从“念头”和“觉知”两个方面同时用功,下到功夫,是可以解决你目前的问题。这样即可以除去你具体的、实际的痛苦,同时又有可能达到见证本来面目的目标。“一念觉法”一箭双雕,可破魔障,可见本来。如果你“念、觉”同时这样双用功,一旦你“开悟”(见到本来)了,所谓悟后的“保任”及“除习气”也结束了,因为针对念头做功课的过程,就是一个“破习气”和“保任”的过程。“一念觉法”一旦带你到了顶点,那是终极的顶点。即使你还没有到达顶点,在这个旅程中,对于解决问题,它也是一个很有力的方法。一念觉法中的“念法”和“觉法”是你抵达和活在生命本来面目中的两只翅膀,用好它,你将自由的飞翔在极乐世界——此生和这个星球。

67问:真正修行的人,知道得越少,见解越少越好。只须依止善知识与一两部经典,而不必广研经论,老实参禅念佛,必能大事成就。这种说法对吗?

知道时“知道”个知,不知道时“知道”个不知,总之真正的修行人不会失去这个“知”,这就是修行人的品质。因为时刻有个“知”在,所以“我知”不会变成“我执”,否则,对一般人,“我知”很容易化成“我执”。在我看来,读多少经典,依止什么样的善知识都不是重点,重点是你要不断地知自己的这个“知”,你要依靠自己的这个“知”,这才是重点。这个“知”,就是我常说的“觉”——了了分明,时刻不灭的灵性。

68问:请师父谈谈“意生身”?

意生身——“依据意识而化现的身”是个幻化。它因作意而成,不可执不可取。意生身出来知道意生身,去注意那个知道意生身的“知”,它才是我们始终要关注的重点。这个“知”就是清净法身佛。注意这个“法身”——这个不变、不生、不灭、不垢、不净、不增亦不减的它。除此之外的一切变化的、生灭的、不稳定的形象,都不要太着意,都不要着了上去。着了上去就成为障住本来的云彩。所以,修行不要去寻找、训练、激发你的意生身——去寻找那本来就存在的法身、报身吧,它们才是重点呢。

69问:现在还没有见性,能不能起用?

见没见“性”,性一直都在不停地起用,一刻也未停息;你只是个不知罢了。一旦你能够清清楚楚地知道那个“性”,并见到它不停的用、不停的化相,见到那个 “妙明的性觉”和“明妙的本觉”,你就是“明心见性”了。我们常说明心见性、明心见性,明何心?见何性?明的心就是“本觉”——明妙,见的性就是“性觉” ——妙明。一旦知道这两个存在,法身报身就同时见了。这就是真正的明心见性,否则,不能算作完全的明心见性。

70问:中阴身与意生身的区别?

两者同是幻化之身,为菩提妙心发劳生妄所成。于妙明圆心,是相同的生成机制。二俱不要执。若执即离开了真实本位,进入幻化,远离涅槃或本来面目了。中阴身、意生身,为同一幻心所生,因分别而有不同。究其实质,本无不同。莫于如来之上妄加分别,层层更入梦中。

71问:灵魂与佛性有什么区别?

灵魂是自我坚固的妄想,为幻念的连续错觉体。因妄成有,因妄成无。佛性为何?佛性为幻化一切的根源,是所有一切的树根。所有的幻花、幻果,都由它结出。它真空现妙有,因为真空,所以无本生灭;因为妙有,所以显生显灭。如同身体、意识等,灵魂也是佛性的幻化物之一,按名灵魂尔。纠其究竟来说,灵魂本无所有,佛性不生不灭。灵魂何说没有?翳目空花故,本无所有故。当你去觉知灵魂,那个觉知灵魂的是什么?佛性。如果灵魂能有感知,那个“感知”的本质是什么?还是佛性。所以,三界之中,万物之内,佛性为其根本,一切皆是佛性的开花、结果。灵魂也是它的幻花之一。

72问:等觉菩萨尚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,我等凡夫怎么能在二、三年中修了心中心法而破无明,并能住六道里而度生呢?

一念在觉,立在佛位,睛目瞪明,即知是佛。若不直入觉位,持十信,经十住,历十行,过十地,过重重关,绕层层圈,仍在识心转悠,成佛不能。所以不管修什么法,因地以不生灭心,直取果地常住妙明,成佛速矣。若因地以生灭心,求果地不生不灭心,无有是处。换句话说,在开始修行,如果以生生灭灭变化不停的识心为修行的工具或根本,去求最后结果里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真心,那成佛的可能非常小。所以不管修什么法,法是手段,法是次要的,法是工具,关键从一开始用对成佛的器具并选对正确的航行方向,成佛何难!若直出六道,以觉为师,以觉为引,可速直出重重劳关。

73问:修到什么程度才能传法?

修到你扔掉了所有的“法”——登上彼岸,入住佛地的时候,传法、授业、解惑,才不会有谬误,否则,你很难不迷糊,你很难不著相。不是著这相,就是著那相。一法不舍不能登彼岸,一法不舍不能成佛,所以修到你没有法的时候,你才可以传法。无法——有千万法,这个时候你才可开门应量八万四千众生,传八万四千法,助八万四千人。“无法”意味着无我,无我才能更好的与不同情况的众生相契合,否则你会有契合不上的众生。遇到不能相契合的众生会怎样?两个自我相斗 ——魔和魔相遇了。这个时候就会增了你的我见,增了他的我执,生了你的烦恼,生了他的痛苦。所以开门说法,一个师父最好完全成熟了,否则,道场就有可能于某时某刻变成战场。一个普通的法师传法也是一样,你在哪一个法路上著而未舍,有一天那个法就有可能是你与他人战斗的武器。所以一个法师必须舍尽法,开始传法才会更好。

74问:只怕心不死,不怕不活。先将心死透了,还会活得起来吗?

对于修法,能死能活的心是要舍的心。真正的要寻的心,不生不灭。你死了那个心——你死的那个心,是个妄心,正是它障住我们的本妙明心。所以,我们要让它“死”,而让那个从不生死的心“显”出来。所以心死不怕,能死的不是真心,真心从不生死。

75问:万法皆空,唯有佛性不空。这样的话,佛性与万物岂不看作二物了?

万法皆空,是指万法所现的相是空的;唯佛性不空,是说生成万相的根本不空。这是“性”和“相”的关系。性和相看起来是“二”的,实则是“非一非二”。这种情况,犹如眼睛疲劳而现的幻花,那个幻花和心(非眼睛)关系正是如此:看起来是二,实则不一不二。我们的佛心和其所生的万相,它们即不是一也不是二,因为它们根本不能形成“对数”关系,况且佛性本身也无形象。如果你仔细地寻找“心”和“幻花”二者都找不到。但你却明明看见了什么,这就是“幻”。我们都生活在“幻”中,当我们被它所欺骗时,我们的困惑产生了;当我们从所有的幻中醒来,我们自由在所谓三千大千世界中。

76问: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”,地藏王菩萨成佛了吗?

很多活在世间的被作“大菩萨”的人,都回到此岸的佛。他们觉悟了空性,了脱了自己,然后带着佛性的品质,又返回世俗,帮助他人。这就是菩萨。那些深入困惑人的黑暗的内心,帮助他们解决心灵问题的人,都可以叫作地藏菩萨。那些看到幻象本无所有,痛苦本无所存,地狱全然心造的地藏菩萨,都是成了佛的地藏菩萨。我们故事中的“地藏菩萨”是位成了佛的菩萨,了知三界是空,却还在所谓的“地狱”中工作;于地狱中工作,不苦,不累,不焦虑,不担心,不真的害怕。这是成了佛的地藏菩萨的样子。地藏和地藏菩萨并不在阴暗的虚冥界,就在今天的地球上,如果你去留心发现,你有可能就会见到“地藏菩萨”。地藏菩萨可能正工作在你身边,可能你因贡高我慢或法眼蒙尘错过了他。如果你是一位心灵困惑的人,认识你身边的地藏菩萨吧,你有可能因此解脱;如果你已是一位地藏菩萨,留意你身边困惑的人吧,可能有一个人因你而解脱。协助他人心灵解脱,是件很美好的事,地藏菩萨的工作是爱的工作。

77问:“是法住法位,世间相常住”。怎么理解?

法从哪里升起?心中;升起来的法,去了哪里?化成了相。相常生灭,但法常生。只要入住在法的根子上,相就是不灭的——它只是由一个换到另一个,由一种换到另一种而已。相可有真正的消灭?它只是不断地变相。心可曾真正的生死?不生不灭——不断生灭的法,就是它永不断灭的标志。跟着法变动,犹如一片叶子随着河水流动,你就是不生不灭的——世间相就是常住的。就是这样。

78问: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,进一步,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。到后来,见山还是山,见水还是水。怎么理解?

“山”和“水”都自出你,你的心创造了它们并投射出了它们,这就是它们的“诞生”。因为无知,开始的时候你把幻象当作真实,并千真万确地相信那是真的并没有什么异议或想法,于是“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”。但随着你在无知中生出“知”来(痴——病态的知,小聪明),于是你开始思考和思量“山到底是什么,水到底为何物”,于是你创造另外的画面,投射和附着到你第一次创造的“山与水”的形象上,于是你来到“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”的境地;但随着你对幻象的了解,你认识到不但你对山或水的认为是假的,连亲眼看到所谓山或水“实际的样子”,也是心创造的,于是你息灭了自己关于山和水多余的创造和投射,于是,山又变成了山,水又变成了水,你又回到了所谓的“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”——看起来和最初、第一次或无知时代见到山水的情况相同但实际不一样的“见”中。这就是我们每个人从“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”,经历“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”,又回到“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”的对“存在”认知的旅程——觉悟本来的过程。事实上世上的一切事物皆是“山水”,你对它们的认知和此相同,而它们的“被创造”机制也与此完全相同。山或水——世上的一切外物,都是一面镜子,它们是用来让你认识你自己——“心”的。在从事物的“是”到“不是”,又回到“是”的过程,外物根本没变,变的都是心。心变则外物变,外物变也反映着心在变。实际上心外何曾有物?何曾有完全独立于心外的物?一切皆是心造、心见——见造、见心。生命的觉悟是一个从心到心的过程,中间的一切事物,只是个藉口。

79问:动念是妙用吗?

动念即是心用,心用即显念动。每一个念头都是心从“无形象”幻化出来的虚妄的有形象,如同疲劳的眼睛生出幻花一样。但即使是“妄”也是心的用——妙用,实际上。如果心分别一步来说的话,在觉知下的念用或用念,才称作“妙用”;在这个定义的情景下,那无明中的念头狂动,虽然也是心的用,就不被我们说为“妙用”了(实际上是)。所以,如果你问“动念是妙用吗?”回答是:是,但在觉知状态下的启用——更加是“妙用”!

80问:虚云老和尚在高旻寺眼睛能透过墙壁,见到屋外有人小解,这能说是开悟了吗?

开悟所见的不是任何相,而是“非相之相”——不是所有相的、另外的、不离相也不即相的“那”。见到这个,才叫开悟。除此之外的,见到的一切有形象的形象和没形象的形象,都不是开悟。开悟不是见到或生出了任何“能力”或“异能”——而是,见到了那“本来”。“本来”上没有任何已“能”,没有任何多余的 “能”;它本身就是“能”,它就是“能”本身。见到这个原原本本的“本来”(相应佛经,可以称它名为“本觉”),见到这个还没生出任何能的“能”(相应佛经,可以称这为“性觉”),才能说开悟。神通(或说特异功能),不关乎成佛和开悟。事实上,眼睛能穿墙看到东西和眼睛不穿过墙看到东西,是一样的;无差无别,只是凡夫分别了,觉得这有大不同,而产生“大不同”。实际上这完全相同,就像有人的眼睛能看到一千米,有人的眼睛能看到五千米一样;就像眼睛相对耳朵为什么能“看”一样(“哇,那家伙怎么能听,而我只能能看?”),有什么不同?同一妙心不同应用而已。而我们修行所要觅的,不是所有的、非凡的、特别的 “用”,而是那个能生一切用的“根本”——妙心!但寻到“妙明的本觉”,但觅到“明妙的性觉”,开悟矣!这就是开悟,如果这被叫作开悟的话。

81问:明心见性的时候,会展现图象吗?

实际上,明心见性不关乎眼前有没有事物或头脑里有没有图像,因为我们见到的那个东西——不是这内外的一切,而是能使这一切成为“见”的那个。那是个状如虚无,形遍虚空,能生万法,能见一切的“那”——“性”和其同生的“妙明”。事实上一旦你见到了这个东西,“明心见性”不需要特殊的状态或特殊的时刻,你随时随地都能“见”到它,看着它,如同看世界上的任何一种事物一样。只是,这是不同的“看”,它也是不同的“物”。根据我的了解,大部分人所讲的“明心见性”,只是“明心”了——见到了“本觉”(法身);还没有“见性”——见到“性觉”(报身)。他们只是把见到了法身当作了明心见性,也就是说,他们把不完全明心见性,当作了完全的明心见性。见到法身(明心)——那了了分明的那个——还不够,还要必须要“见性”——见到“报身”,不然你只能亲眼见证“妙知”,还不能见证“妙化”。明心见性的时候,会展现图像吗?会见——因为图像(相),时时刻刻在“心”前,从没一刻离开过心。眼前看得见的桌子、电视里的画面、头脑中的图像……都是它的相,完全相等的相。相不影响性,但著了,就障了你“看见”它。

82问:一切言谈举止,包括我现在提笔写信,都是本性的妙用。其本身“不生不灭、不增不减、不垢不净”。但非同土木草石,而是一种灵知觉性,人人本身具足,悟此则为见性。对吗?

见性是实见,不是玄谈。就像你吃饭是在真实的吃饭,而不是在谈论吃饭一样。谈论吃饭肚子不能饱,同样,谈论的见性无关乎真正的见性,不能解决此生的困惑。于随时随刻感知法身佛,于随时随地妙见报身佛,这才有用。当你久住涅槃地,妄念再起来就拉不动你了,当妄念升起,就像一头小驴拉一尊大磨一样,就像一片乌云去推动月轮一样,不能改变或影响到你;这样你就会不随境、随念所转,不入颠倒梦想,远离烦恼恐惧——这是见法身佛的利益。当你见了报身佛,看到一切即生即灭,看到本性灭无所灭,这样你就会不执着幻象,也解决了很多知见上的疑惑——这是见到报身佛的利益。见到法身佛、报身佛,是真正的明心见性;否则,只是谈论明心,只是谈论见性,与真正的心性无关。

83问:弟子认为上座按师父要求的心念耳闻,尽量多加坐;下座观心。知行住坐卧,念佛持咒等都是自性所为,尽可能让真心常现,对吗?

真心本来是常现的,常住不灭的,无奈因我们妄念乱起,随念狂走,迷失本性,“错失”妙明。这就是为什么看起来“妙明真心”似乎“失去”的原因。而实际上,妙明真心从未失去过,只妄念来了织了很多的相把它遮盖了,就像乌云来了把天空遮盖了一样。我们修行使用种种法门,种种办法,只为“移去”或“销灭”那些幻云;实际上,幻云本不真的存在,我们也并不是真的“移除”或真的“销灭”那些幻云。一切修行只为认清和体会到这个事实,然后不被假象所蒙蔽或左右而已。在修行之中,我们所能做的,并不是让真心“来”,而是让幻象“去”。如何让幻象去?这就是“歇妄”的方法,一切戒门、定门、慧门只为歇心息妄而设矣。

84问:见性之后,最精进的用功就是时时刻刻不忘失本来吗?

见性后,需要在那个“本来面目”里待一阵子,但之后,就放下它。之后让本来面目来追逐你,而不是你再去追求本来面目。明心见性后,凡夫之心一般就会清净了。当心清净了,就不要时刻再提着个“觉”了;当你一直提着个觉,就和提着任何一种幻象一样了。但当你明心见性后,你对经常入住“清净法身国”(不动地)感到非常乐趣,你常常进入它,就像你经常喜欢进入某个寂静的大城一样。在那里,你看到周围的男女是某大幻师变来的一位位小幻人儿,你看到这个被叫作“自己”的肉身是其中的一位;你看到“人类”在忙碌,石头在静默,蚂蚁在爬,小草在生长,好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;那是一个醒着的梦,你睁着眼睛目睹的梦,梦出现在你里面,梦变幻在那里……;一切生生不息,一切变动不已……而那全在一个“不动”国里。世界万物投射在觉里,就像月亮投射在水里,你看到天地一切就是个水月道场。你禁不住暗中欢喜,你突然认识到,你就是释迦牟尼经中所说的不动国里的“妙喜佛”!这个状态不需要执着,当你从“那儿”回到了这里——你眼前的凡夫肉眼中的世界,你发现:这里就是那里——那里就是这里,这两个世界本无差别,因为,它们都“坐落”在心里。因此,当你有了这个认识,谁还需要执着于觉或不觉?谁还需要执着于本来面目或非本来面目?哪儿不是佛国?何处不是极乐世界?你走不出净土的世界! ——因为你走不自己的心,清净无染之心。

85问:不忘失本来,就是要在觉知上用功。做事时知是本性的妙用,无事时灵知觉性并不曾减少,自然就随时间因缘而成大道吗?

在你明心见性的一刹那,你就已经知道,你从道中来,而道就是你。没有什么“大道”是要你成为的,你只是认识到:你就是道。认识到,作为肉身的这个自己,原本就是与万物齐等的一粒尘埃,那埃在光性中飘浮,你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“和光同尘”。你没有要做的,你没有要成为的,你没有要去的地方。不灭的大身永不生死,含摄的一切生死都在你的里面,你走不出你自己,你不可能不是你自己,不管你是什么样子——那都是你,你变、变、变……最后你还是你!——最后的还是最初的你。“我是一切,但一切不是我”……这让你永保上帝的位置,谁想夺也夺不去。多么放心,多么安心,你绝对的安全,你绝对的健康,即使全世界所有梦中的刀枪、所有梦中的恶人都来伤你——你也安全无恙,因为那是梦里的!而这一切确实是个梦,而你,绝对的不生、不死、不病,永远的健康和不会衰老,你有无量寿命——那寿命是永远的零!真令人兴奋,这些发现。

86问:时时与自性相应,就是和上师相应。如法修行,上师、佛就在身边。这认识正确吗?

这认识是对的。外在的上师是内在上师的符号,外在的上师是一个勾引,他的种种施智用力,只为把你引回你自己。上师是一面镜子,注意把你的光反给你。一切事物全在你的里面,当你不认同这具肉身就是你时,这是一份新鲜的体验。认识那投射一切的根本——认识你自性、认识真正佛、认识真实的上师:你,你的圆觉妙心。

87问:要归无所得,一切皆了不可得。但是,空空然而有觉知的光景不是还在吗?若将此扫光,岂不断灭了?

“一切了不可得”是实相,即使是那个“空空然的觉相”你能得到它吗?当你试图去得到它时,“你”立刻又离开了它。本觉出离一切事物,而你就是本觉。当你去觉,就产生了个“所觉”,而在同时,随即又产生了个“觉者”——当“所觉”和“觉者”产生时,本觉立刻又不是它俩,而原来的“所觉和觉者”立刻又变成了下一次觉的“所觉”,与原来相同的机制,“所觉”产生时,新的“觉者”再次诞生——而新的觉者和所觉诞生时,它们立刻又成了“所觉”,然后新一轮的“觉者”又诞生……,如此,本觉不断地化生“觉”与“所觉”——而它本身永远在此“二”者之外。真正的觉——本觉——是抓不住的,而它正是你,这就是你“了不可得”的真正原因和含义。不是你不想得,是你想得,但你得不了。你得不了你去哪?你只能归于“无所得”。所以,修行所有找到这个本觉的人都认识到,“因无所得故而得”,“得到一个无所得”。这正是修行修到最后所得的结果。也许有人会问,我们修行修了半天最后得到了个“无所得”(空),那还修它干什么?…… 它不生灭啊,它就是你!即使你认识不到它就是你,它还是你。而原来不修行你以为的得,那实际上不是得,而是一种幻觉。如此说来,一个人修,无所得;不修,亦无所得。这在表面上是相同的。不同的是:修行无所得,你归真了;不修行你无所得,你处在幻觉中。归真了,你“永恒不变”了;不归真,你在幻觉,你生生死死,你白遭受惊吓、担心、害怕等。这是它们的不同。修行的利益和不修行的情况即是如此,你看着办吧?修行到最后,连觉相也扔下,那不会断灭吗?当你识幻归真,你即知道,真觉永远也不会断灭,能断灭的只能是幻象。这个不用担心。

88问:这个无相的性体,尽管无相,但可以于无念时体会到它。是吗?

如果你明心见性——见过了这个东西,你随时可以体会到它,不假有没有念头,当然,你不可能没有念头。“本觉明妙,性觉妙明”是可以体会的,它是佛陀体会出来的,不是头脑上探究出来的。也唯有你也能体会到它时,你的修行才有实利,你才真正得到释迦牟尼佛所要给你的东西。也唯有如此,你才能真正受益——除障,脱苦,不生不灭。

89问:古代禅师开悟偈中曾写到:“渠今正是我,我今不是渠。”又:“春到花香处处秀,山河大地是如来。”这不是空有不二的注脚吗?

这四句偈言了三身佛。“渠今正是我”——化身佛说,“我今不是渠”——法身佛说;“春到花香处处秀,山河大地是如来”——这是报身佛说。这四句偈中藏了三身佛说法。如果你能于自性中体会到这三身佛,此四句偈的含义可真正解矣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圆觉经全文

  • 圆觉经讲解

  • 圆觉经常识

版权所有:圆觉经常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