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佛教之中,培福,修福最常见的方法是什么?是行善、布施。对于行善和布施,可能大家会误认为,是分离开来的,但其实不然,布施即是行善,行善亦是布施。他们如同经藏一样,想要明白其意,皆不可一字一句分开解释,亦是字字连珠无有区分。
其行善亦是如此,对于行善的准则而言,无有准则,而是心念。正所谓“一念善,皆是善。一念恶,皆为恶!”你心动了善念,此行之善,方为善行,反之以恶念行善,此行依是恶行。对于行善布施,以布施情形之不同,所得之福报亦有四种差别,对布施所获福报亦是截然不同。“布施四福报,你需知道!”
一、施多得福少
从字面来看,很好理解,就是布施的多,行善的多,但所获福甚少或无福可获。对于行善、布施人人皆懂,人人皆明。但其却不知道,如何行善布施才能真正获无量福报!
什么样的布施,会造成“施多得福少”呢?其一、请他人“喝酒”,二、请他人看一些不该看的东西,如“淫秽歌舞、屠宰杀生、等等”。三、以恶念,行善、布施等等。其三种布施,皆是“施多得福少”。虽其以大代价行布施,但却并不能获得“福报”,甚至会造成“违缘、恶业的诞生。”
二、施少得福多
说起这句话,想到了这么一个故事“贫女供灯”。其这个故事,就很好地体现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。也告诉了我们“行善、布施、供养”等等皆需“信心”,如果你不相信诸佛菩萨,你不相信你所学诸法,那么也将会无有所成。
所谓“施少得福多”,亦是以善念,慈悲心供奉道德之人,虽其施舍之一一点点,但也是帮助他人“精进学道”而行的布施,所以说“施物虽少,其福弥大。”
三、施少得福少
对于这句话,其也有很多见解。譬如大家广为宣说的我布施的多,我获得利益就多,你布施的少,你获得的福报就少。其实这在佛教之中来讲,其实是错误的,从上面所序“施少得福多”之中就能知道,布施的福报皆有心念感召而来,而非你布施的多,就获得福报越多。
所以吝啬、恶行等去行布施,或以布施外道,邪知邪知之人虽布施的少,但所获福报亦是少之又少。所以祖师大德在接受布施之时,曾常常会问,你这钱财布施给我是不是有求于我呀?如果有我不收,但如果是“布施”,其不管多少,皆会收取。这也是为了防止大家,对布施的福报产生误会。
四、施多得福多
对于能了悟世间无常而广行布施,其布施多,则福报也将越多。真正懂得布施,而发心舍财,造立塔寺,供养三宝。其福报如恒河流沙无量无边,因此真正的发心布施,才能做到“施物既多,其福亦多”。
对于当下而言,布施亦是日常。你让他人欢喜一笑,皆是在广行布施。
反之,如果他人因你而“犯糊涂”,则福报没有。如此亦是在损耗自己的福报,还给自己种下恶因。感恩阅读分享!南无阿弥陀佛!单选|布施,是多少的问题嘛?
是不是打开APP进行投票版权所有:圆觉经常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