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觉经常识网

宏海法师:安士全书

发布时间:2023-05-22 19:03:13作者:圆觉经常识网

(第一讲)

好,各位同修,我们一起先合掌。
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(三称)

无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万劫难遭遇,

我今见闻得受持,愿解如来真实义。

好,请大家放掌。

各位晚上吉祥。一切法皆是因缘,这么晚了,还打扰大家。因为现在在一个非常时期,大家基本上都安住在家里面,不必去乱跑,还在假期。借此机缘,我们也来仗这个外境,促使我们发心,所以呢,也有一些同修来提议,设了这么一个九点才开始讲,半小时。因为闲着也是闲着,在家里待不住,除了看电视,修呢,念佛也念不起来,看电视呀、吃一吃呀、聊一聊呀,都是一些无意味话、无意味事吧。所以不如还是在这里,我们再闻思闻思,建立一个闻法的因缘。

这次的主题,我们计划是每天这样的半小时,当然可能内容也会涉及到当下的一些,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因缘,然后怎么用佛法来看待,怎么来匡正我们的身心,建立我们善于取舍、依照因果而行的这个见解。

当然这段时期,我们计划是把《安士全书》里边的一些戒杀放生、断欲,乃至导归净土,跟大家分门别类的说一说。也可能以后的这个内容中,就具体发生的事情,或者我们的学修心得,或者大家也可以在下面评论中提出来的问题,我们进行专题解答,反正就半个小时的时间,每天不去空过它。因为你看,现在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也常说到,念念不空过,能灭诸有苦。那我们也说天天不空过,能建立正见,希望有这样的功用吧。

今天,我说从哪里讲起呢,就是从一个善字吧。因为一直在讲大经大论,不是说往生,就是说心地法门,就是说空性呀、明心见性呀。但是所有的高妙法义,如果没有我们从人的层面,人的伦理道德开始启建,开始起步,作为走向的话,是很难越过这样的一种人世间的法,而直接跳到这个断无明的法境。当然也许有这样的人,可是特别是这个时代来讲,很少很少了。

再一者,我们实际上,咱们也不说非佛弟子,就从佛弟子而言,很多时候,我们现在善法修得并不够。我有时候也会有一种感悟,就是好像空法还好修,善法很难圆满。就是善良,就身口意,行十善业道。这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来讲呢,好像一件非常极其困难的事。

所以我们可能是失去的太久了吧,大家可以扪心一下。一方面,你比如说,我们已经没有一个界定的标准,在大家共同的这个观,这个人生观也罢,我们现在常说一个名词,叫三观。常说三观不同嘛,三观不同呢,说明他还有观,有碰撞,有自己的主见、观点。

现在,我们很多时候,落入到一个好像是集体没有一个界定的标准,就是集体无意识。到底什么是善恶也搞不清楚了,不断地在滑落。那么这个时候,我们就会一味地去纵自己的业习,因为我们的阿赖耶识里边一定是恶业种子比较多的。没有界定标准。

另外一点就是说,不善于反思、反观、反治自己的身心。大家都是道人,都号称修行,包括我自己在内,我们也是,都有这样的一种无奈,越到末法,越到境界临头的时候,很难,就是看别人怎么样可以,就是不针对自己,很难把自己的这个反转过来,转念,转行,转当下的愿力,都很少有这个能力。

这方面就是需要我们,特别是佛教徒,我们要提升自己的一些素养,甚至说文明礼貌,做人的素养,最根本的素质。很多时候,我们都是在集体下滑,或者集体相互安慰,集体互相给找借口,说这样就可以,不要执着,要圆融,要这个自在。

但是,正因为没有在那个斤斤计较上去相互做增上,导致我们现在很多时候,就没有文明素养。甚至自己在丑态显现的时候,还会去取宠,还会用佛法的这个教法来给自己找借口。

实际上,就是你连人道的行为,已经这个时候不具足了。

而且,很多时候是,在一般的境界中可以,还能够有模有样,或者说装模作样吧,但是一旦境界来的时候,不行。

最根本的一个,还有就是集体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了。常佛法里面也有一句话,叫做曾以为非,今则为是。就是原来大家认为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去做呢,不要说佛教徒,非佛教徒也不会去做。那慢慢滑落到,非佛教徒可能人家不在意了,但是佛教徒你不可以去做,还能守得住。

慢慢慢慢,大家都不管什么佛教徒不佛教徒,都在做了。做着做着,习以为常了,那么就会给自己找到借口。

所以这就是我们共同来发心,建立这样的一个九点闻法半小时,虽然时间不长,借机也算是增一点福慧,忏悔我们每个人无始劫来一直还藏在那儿、储存在那儿、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发挥的恶业。因为恶业发展起来的话,是非常可怕的。

你看我们现在,为什么说这几次开示的主题叫改过迁善,也就是说,害怕我们越修越执着,我慢生起来的时侯,根深蒂固就难以回转了。借这样一些大德的开示,这样一些经典的这种善书。这次,我们讲的内容是清朝周安士居士所著的《安士全书》。

它的全部部分里面大概有四个内容,一个是作一些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里面的一些典故呀,说辞。另外一个就是说戒这个杀生,《万善先资》。还有一个《欲海回狂》,因为最容易犯的就是杀生,最难守的就是欲望。所以说印祖把周安士居士的《安士全书》,他认为是挽回世道人心的第一善书。在民国年间,实际上,它的影响度是非常广的。

现在,因为我们的心太躁了,因缘中也不具足这样的福报,所以很多时候,稍微有一点古文式的书就已经看不懂了,没心思看了,还有一篇一篇的。所以,为什么要弄成半个小时讲法,就是现在太长了,我们也没有定力,没有耐心看。这么半个小时,就恰到好处吧,能受用一点算是一点。

印祖曾经把《安士全书》,作为当时很有名的一个佛教书籍流通处,就是苏州的弘化社,把它作为保留的、常备的流通书籍。因为它能够把世间的善法,还有出世间的空法,心地的法,乃至特别是往生净土的法,能够糅合得相当的完美。

所以,我们学习几则这样的典故或者这种教导吧,既能够可以说以史为鉴吧,运化在我们的生活。另外一个就是说,当有所为,有所不为,能够摒弃恶业,广种善行,特别是戒杀护生,节欲保身,最后导归净土法门。

实际上,在我们这个年代来讲,能把这两大头等事能照顾好,不要太泛滥,稍微有一些节制来讲,已经就是真的是说才可能学佛修净土才有点门,有点资历吧。

当然我们学的时候,也要请大家发一点点心。因为发心最重要。如果我们大家一直在道上,你会越来越发现,所有的核心法就是发心。这个因果,这一个种子种下去,往哪儿走,往哪儿长,长成什么样儿,全凭这个发心。一样的事情,有可能发心不同,就是天壤之别。

所以为什么越来越能够体悟到说,深信因果的人,才能大明心性,说菩萨害怕因,凡夫才计较果,这些话,我们常听,但是你有没有尝到这个味,或这个味在你的心地中有多浓,就取决于我们有没有用心吧。发心。

第一个就是我们要发恭敬心、希求心。为什么这么说呢,这样的话,我们才能把它发成一个定力很足的愿。我们为什么讲定业,定业,一旦形成定业,就是我们发心的时候很猛,在造作的时候很烈、很精进。

所以说,大家要当回事,不要说,切莫泛泛地说,哎呀,就半个小时吧,再点开一看,哎呦,在说什么呢,说一会儿,听一听,就这么回事了,完了,好了,轻描淡写就这么过去了。希望我们能够获得心地上的受用,能够让自己的心地发起来,就是当回事吧。

说俗话,你一定要当回事。心不在焉,或者是爱谁谁,就完全得不到这个它上面的功德。

第二个就是说我们要随喜心。你看经典里面不断地说,我们现在是一个嫉贤谤善的时代。真是这样。你不要吹牛了说,好像自己在修法,在信佛。就是几乎所有的人,只要一看别人好,比自己强,马上就生嗔火,嫉妒,不以为然,嗤之以鼻,所有的这些情绪马上就跟进上来了。

这已经成了一个任运的一个业习了,很可怕。实际上,很可怕。所以我们要赞叹,看到还有这样的大善人,这样的大善书,我们还有这半个小时,来给大家一块儿来弘扬善法,等持善法,行持善法,所以说因为我们很难现在生起这个随喜认可的心。

那如果说没有这个参与感、赞叹心的话,就会觉得说,与我何干呢?对不对,反正就这么一个事,与我何干呢?殊不知正是为了教化我自己。说实在的,我给大家讲,实际上,也是为了教化我自己。

然后呢,我们也要有一点点惭愧忏悔,要有点惭愧忏悔。我都感觉到,包括我一直在提醒,包括我自己,我们很多时候一说到这个,都是羊皮上刮风。就是说你真的得随着这个,拨动这个情绪,现在我们先不说这个解脱,就光说这个善法。

你要随着这个来拨动情绪,为什么,人家修得那么好,人家为什么这么有德行,作为做人来讲,为什么人家能做得这么的有水准呢,有档次、有品位呢。但是,我们还做得这样差,忏悔之心当可以转为我们修善的动力。

当然,忏悔之余,我们也要生这个欢喜心。为什么呢,因为这样的好人好事,我们还能遇得到,还是真心不错的。说实话,修到最后能够生起这个欢喜,还是算有几分因缘吧,这么一个意思。

那么今天呢,我们开始讲到是,第一个就是讲到杀生的问题。因为这一次,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全民前所未有的危机、瘟疫,这个大家也都看在眼里。

真的,中国人非常的伟大,而且我们的国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,很有速度地,把这个马上有序地进行有步骤的隔离也罢,搜寻也罢,实际上真的是有时候,我们也常说爱国爱教,这不是一句口号话,有时候真的也要生起一些自豪感,热爱我们有这个共业的这些众生,我们都是中国人。

可是也不得不说一下,就是这样的共业果报,不管我们是说,今生的一种行为也罢,乃至是三世扯通来看,它一定是跟杀业有关的,一定是跟这个杀业有关的。所以这里讲到的《万善先资》,我们先从杀生的这些情节讲起。你看,今天我们内容叫做因果劝,就是说戒杀的这个纲领,是劝我们能够听到的,或者见闻到的,那么关注杀生这个业上来。

我给大家讲,你看这里在《安士全书》里边说,三教的圣人设教化导的初心,大体是相同的。我们常不是讲儒释道嘛,都是劝人向善,甚至所有的一切合法的宗教,乃至甚至外道,都是劝人向善开始的,由这样的。

但是,为什么我们敢说佛法最高明、最究竟、最如法,不从它那个最高妙的法义上去论,经文的甚深妙义,无上甚深微妙法,就光说佛,大圆满觉,他能够制这条戒律,制这个杀生一戒,就绝对可以断为是正遍知海的大功德者。为什么?他完全是从因果现前上决断的。杀业。

我们也听过《楞严经》,大家想,为什么一念清净心地海中,怎么启动了无明以后,就沦落到杀业的这个造作上。有时候,我们想想就是说,怎么说呢,本来是一念无明起来,想去跳到墙外去玩一下,看看风景。结果走着走着,就沦落到整个的一个深渊般的这种,相互断命的这种集体业行中,这就是杀业,开始冤冤相报,就了不了了。

所以说,佛制杀戒,就说最善的功勋,莫过于不要去杀生。为什么,一切的众生都是好生怕死的呀。我们一有点风吹草动,马上就去看一下,怎么样,行不行,吉利不吉利,都想吉利,想避开这个不吉祥、凶,这都是人的本能。

那么,大家要知道,动物,我们小时候常看节目,动物也有动物的世界,也有它们的生死观。可是由于在业习上受制于人类,所以在这个万物与我一体中呢,我们就百思不得其解,为什么要去断命,饱口腹。当然我们不用追溯到这个业力的第一因,或者轮回中什么时候起的这个恶习。

但是大家要知道,在古时候,你看,古代每逢这个,这里讲到干旱,或者有洪水的时候,朝廷都会下告示,让百姓什么呀,不可以屠宰。古来他是这样的一个。我们佛教,大家都知道,福报最大的就是转轮圣王。

转轮圣王一旦有转世,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的时候,他能管一四天下。但是转轮圣王出世的时候,他也会告谕天下,一律断除杀业。就有转轮圣王的时候,我们这个世界是没有刀兵饥馑,连名字都听不见,福报很大,大家都在共享长寿的福乐。

但是我们现在呢,生到这个劫浊的时代。劫浊的时代就是基本的最平常的体现,牛羊是我们桌上的一盘菜,你不吃它,营养从哪儿来呢,怎么去补纤维呢,都是这样的一种见解,所以说非常的可怕。

我们今天先看《万善先资》里面有一则故事,给大家说一下。这故事是在明朝的时候,明朝的时候,有一个叫孟兆祥的人,他在万历年间去考取这个科举去了,考试去了。考试的时候,问题是什么呢,他突然间这个脾生了重病了。脾生病了以后,就是很难受。

一天晚上,梦中就到了这个阴间了。那我这么一说,大家又说,哎呦,这是阴阳界呀,今天讲的。阴间在哪里,阴间也是一个世界,也有他们的共业,他们那儿也有他们的王,人王,法王。在阴间里面,这个阎罗王,冥王就对他说,说本来你的前程是远大的。

大家要听明白,这事儿虽然是明朝的事,可是跟他有共同业的人就在我们这个世间,这个时代,比比皆是。说你这个前程本身远大,但是你杀生太多了。杀生是什么行为,不断地断命呀。大家想想,在我们的心地海中,你的意识,身口意不断地在断,不断地在断,断这个命。

不管是谁的命,一切众生,反正你不断地断这个命,势必会折损你的寿命,你会短命的。所以说如果说你现今若能够戒杀放生,但是最主要的一条是说,你得把我梦里边所告诉你,听闻到的这些话,你得出去在世间流通。

大家发现,这也是我们今天发心来直播的一个缘由。因为这样才功德大。让他去世间去流通,劝世,还来得及可以赎你的罪。赎你的罪,当然实际上就是给他延寿了,因为这个因果逃不过去呀,功过各自负责。现在,过现前了,赶紧要补功,补功的话,让把过推后,慢慢地消了。谁也逃不过去的。

你看虽然他见到冥王,也就是阎罗王,阎罗王我们不是又叫双世王嘛,他也有果报呀,在地狱里边的,他也是白天晚上两个样,昼夜不一样的。他享福的时候,在那儿登基,审这个来生到地狱里面的众生,来给他定罪。

他受苦的时候是什么样呀,也有这个油锅,自然而然,就有地狱里面的阿傍,比他还大的阿傍,这个油锅都到他住的宫殿,到他卧室里边了,他自己就得在那油锅里面把他给熬、炸半天,这个苦受完了,马上出来,又开始享乐,因果不抵过的。

那么你看,他也要劝善,这个孟兆祥就满口答应了。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来请法问法的时候,说:行,行,行,我一定保证这样,我从今以后如何如何。可是,醒后就忘了,回头就忘了。有时候说念念经,念念佛,做做功德,但是这个伤疤一好,就不信了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有一天晚上,他又做了跟前面一模一样的梦,他才大吃一惊,诶呦,当回事了。

所以他那时候正在京城参加考试,但是没有考上,他就为了兑现他这个梦中答应的事呢,就在这个孟兆祥回家的当天晚上,结果呢,他原先在京城考试住的这个宿舍,这个大梁呀,咵地一下就折断了,把他睡的床铺给砸得粉碎。但是因为他赶着去刻版印行流通一事,为赶回去做这件事,就免于这个难了。

后来他把这个印出来的书,他到处去劝善流通的时候,还考取了进士,官做到大理卿。所以你看,因循二字,(蹉过一生),很多人,因为当时在因地上,马上果报要来的时候,他没有当机立断地改,结果这个果报就没有躲过去。

但是这个孟兆祥他是个可教之人,你看,他听了冥王的点拨,当然还是两次哟,他就回去发了这个心,马上,你看一念发心起来,这个难就免了。当天晚上,他要如果说还不当回事,还住在那儿的话,这个大梁折下来,那砸的就是他,就活不了了。所以这里面讲到的就是,一个,是杀生,过去的杀业所感的果报。另外一个,就是这一世现行的这个发大心愿,马上就转了这个果报。

说到这里,我们很多时候,我也常遇到这样的人来问。实际上,我们去造这个杀业,也有好多的差别相。有的人是发乎于这个嗔恨,因为过去的宿债,到了一起了,仇人相见分外眼红。但是有的人,他只是为了饱口腹,就为了吃,吃它,就谈笑风生中就把它给弄了。还有一些更可怜,就无记,他的职业去杀这个东西,你说这可怜不可怜。所以各种差别相也不一样。

我也遇到有的来开餐馆的,来问法师,说我现在这个呢,可是生意,我还得养家糊口,那对呀,没办法,也不知道过去什么业力,你非得要干这个活儿,那么开了餐厅,开了餐馆,甚至海鲜酒楼,每天都要杀。这个呀,就看每个人的善根,绝不商量。如果能当机顿断,就会改命。

可是有的人他来了问呢,明显带着他肯定一下子关不了这个餐馆。那我们也就说,那你慢慢地来,先发一个愿,希望菩萨安排,能够有好的因缘出来,再行一条我们讲到的叫正业,以正业来养我们的正命,八正道里边嘛。那屠夫呀,开杀生餐馆这些,都不算属于正业的。

以杀业来养活命,这是过去的这种什么因缘。可是,你一定要知道,果报来的时候,那就是你的灾难,没有办法的,不在今生,就在来生,或者后世。

所以这就是差别相,因果就出来了。如果你是当机顿断,就转,说关门就关门,我就相信这个因果,我就绝不再干这个事了,马上止。那么你回报的时候,这个灾难也是顿消,顿消。

如果你迂回地去慢慢地去发心,渐渐的,那你的灾难也是渐消,这就是因果,所以说总之都在乎一心。假如果我们以后有一些有缘的,他处于这样的情况,我建议大家,第一个,你不要如如不动的,嘴上说说,你生惭愧心。

说你为什么要做了这个事情,这辈子,为什么你的业里边安排了就得去杀生来养活命,不管是主动的、被动的,直接的、间接的去杀,都一样。另外一个,你要求菩萨加被,相信你有这个愿望,那么你现在也许真的养家糊口,马上不干了,怎么过日子呢?

那你求菩萨加被给你转啊,你狠命地,拼命地求菩萨给你转嘛,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再一个,第三个就是我们一定要培植自己的信力,你要相信,就是马上你要做一件取舍抉择,要断这个事情的时候,你要相信一断,它一定会有相应相续的果报,一定是有利于我们的,善法善果报,行的善法,善果报就会滚滚而来。

当然如果说你断这个杀,不造这个业,是为了利益众生的话,那么说明,如果为了利益众生的话,你的心会发得更大,那么可以说也能够更加的渐入佳境。

所以说关于这个杀业来讲,希望大家能够,当然有时候我们为了接引初机,也会说,劈头盖脸,刚刚来准备皈依的,你就给他说,你就以后不能吃肉了,怎么怎么样。

但是实际上,佛法的本怀,慈悲精神,就是要以不要断别众生的命为本,戒杀、吃素,并没有那么难。你好好发心,心公道一点,慈悲一点,不那么贪口腹一点,客观一点,甚至是明理一点,就可以把杀生这个事,这个业给转了。

这果报是,你看为什么经典里面说,网捕生雏者,那也有果报的。前两天又去放生了,放生真是个善事,感得有,本来人家说这两天,因为疫情也不能乱跑嘛,诶,有的人看见说这是祈福,这是回向疫情早点结束,还给你说:哦,好好好,也随喜赞叹。这就是一个业,业是当下的,我们就分明能够感受触摸到的,它就在不断地律动,不断地有各种可能,然后由我们自己去把控。

你看放生呢,有的人还在那儿钓鱼。我听过一则,有一次因缘,说我们钓鱼,我钓了以后,我并没有吃啊,我没有炸呀煮呀,我又把它放了,好像理直气壮地说,我这个不是杀生。

那好,你可知道人世间还有一种叫做冤枉。你以为钓鱼把它钓完了,把它放了,反正你不杀生,世间还有一种,不是你干的,他冤枉就是你干的,把你抓进去白白地坐了几个月,这就是因果,不会错的。

所以今天我们首开第一则故事,说到这个杀生过多了,折损寿命,但是一念发心发起来,又会消灾延寿,当下就顿转。希望我们今晚的发心来做这个法供养,也能够在当下的因缘中,和未来的果报里,能顿转很多本应该发生的一些恶报,让它消除于我们的发心、善心之中。

好,请大家合掌。我们每天半小时,不要莫忘我们是以净土为归,借机到九点半了,我们念十声佛号,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念一声算一声,有一声就是一声,把这个心念提起来,哪怕就这十声,或许就是我们当来的往生资粮。

好,请大家一起。

南无阿弥陀佛(十称)

愿生西方净土中,九品莲花为父母,

花开见佛悟无生,不退菩萨为伴侣。

好,今天就到这里,那我们明天再见。

阿弥陀佛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圆觉经全文

  • 圆觉经讲解

  • 圆觉经常识

版权所有:圆觉经常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