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的麋鹿苑,会时不时来一些放生动物的人。一般说来,进行放生的通常有两种人,一种是保护工作者,一种是信佛人士。 保护工作者进行的放生,目标对象均为野生动物。比如,猛禽救助中心几次在麋鹿苑放生猫头鹰,他们非常注重专业性和科学性方面的技术要求。但是这种纯粹的动物救助,与佛教中讲求的“放生”相比,还是有所不同的。
善恶终将有报,猎天必被天猎 佛教的放生,给放生活动赋予了一定的文化涵义和精神境界的提升。每个放生者,在放生活动结束后,都会有一种解脱、释然和救赎的心理感受。放生,既满足了信徒们“普渡众生”的愿望,更为所释放的生灵提供了生机与自由。 《大智度论》上说:“诸余罪中,杀业最重;诸功德中,放生第一”;《华严经》上说:“众生至爱者身命,诸佛至爱者众生”。印光大师也曾教化门下:“天地之大德曰生,人民之大本曰善,生则植物动物并育,善则仁民爱物修行。” 佛教古老的劝善理念,与自然保护的国际思潮,可谓不谋而合。我甚至于不经意间在麋鹿苑的灭绝动物墓志名上写有“……善恶终将有报,猎天必被天猎”的字句。一些人说这很有禅意,颇像佛语。的确,佛语中不乏包含有很多止恶扬善、呵护生灵的思想火花。 天地为室庐,园林是鸟笼 唐代有许多诗人都写过与“放生”有关的诗句。像崔涂、顾况、罗邺都写过的题为《放鹧鸪》的诗;陆龟蒙有“秋来见月多思归,自起开笼放白鹇”的诗句;齐已、吉师老还有《放猿》诗。 而最难得的,是弘一法师在他的《护生画集》中于旁白处题有这样一句话:“天地为室庐,园林是鸟笼”。我认为,这乃是放生的最高境界,即放生在关忧个体安危的同时,还要关注整体生态的和谐。相传,在隋朝,因天台山智者大师多年的讲经说法感化了方圆数百里的百姓,甚至包括不少渔猎之民,于是使三四百公里范围,全部成为了放生池。成全生命的本来居所,这才是放生的目的,放生的真谛。 伊甸园,不关动物的动物园 1997年,我在印度参加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环境教育培训,感受最深的便是万物生机勃勃的大氛围,城镇乡村,街头巷陌,所见鸟兽甚多。
印度80%以上的人口属于印度教,此外还有佛教、耆那教,均强调戒杀、断荤。而在宗教信仰的保护下,整个印度,简直就成了一个“万类霜天竞自由”的国度。人们奉行不伤生、不抓生、不害生的清规戒律;多数人不吃动物、不关动物、不杀动物。整个天地自然,仿佛成了万物生灵的放生池,那我们又何谈放生,何放之有呢? 因此,简单的放生,虽然不否认其善意的成分和救赎的作用,但这不是“保护”的最高境界,只能算是一种发生于末端的爱,是恶行之后的亡羊补牢,是个体心理的聊以自慰,是无奈者的独善其身。 如果有一天,全社会都提倡不吃、不杀、不买、不拘禁动物,通过主动地改良生活方式,改善进食行为,恩泽鸟兽,爱及众生,那么,我们才达到了理想境界的“放生”:伊甸园,不关动物的动物园;无捕食,天地做我放生池。 恍然大悟 恍字,心光组成。 静极心发光,见自本性,是为恍然,随即大悟。 庄子做一梦,自己是蝴蝶,醒来却是庄子,于是恍惚,搞不清自己是梦是醒,是庄子还是蝴蝶,进而大悟人生。佛家坐禅,摄心净意,入恍惚之境,然后大悟。可见欲求大悟先要经过恍惚。 一个人把功名利禄看得实之又实,都奢谈悟境,必是自欺欺人。 明哲保身 明哲保身本来不是贬义词而是褒义词。哲理是关于宇宙人生的原理,明白哲理的人是不会违背自然规律做事的,因此自然保得身心平安吉祥,故而古文“哲”字由两三个“吉”字组成。 不明哲的人虽更想保身,却由于智慧暗昧而常做糊涂事,难免招致恶果,身心不保。因此欲求保身,当先明哲。
◆禅故事 冲突 有两位武士不约而同地走入森林里,第一位武士在树下看到金色的盾牌,第二位武士在同一棵树下看到了银色的盾牌。金盾牌,银盾牌,两个人为此争吵不休,气得拔出剑来准备一决胜负。 两人整整厮杀了几天都分不出胜负,当两人累得坐在地上喘息时才发现,盾牌的正面是金色,反面是银色。原来这是一个双面盾牌。 一个坚持己见者,将会失去通融性。 比量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,他钓了非常多的鱼,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。只要比尺大的鱼,他都丢回河里。其他钓客不解地问:“别人都希望钓大鱼,为什么只有你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?” 这人轻松地回答:“因为我家的锅子只有尺这么大,太大的鱼装不下。” 取自己够用的,不必贪求,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炼。 ◆放松是禅 水泡 如果水面上不断涌出水泡,那一定是水下有气孔。 所以水泡的表相,气孔才是本质和缘起。 我们如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,其实都是水泡,动机均缘于水下的气孔,也就是说,气孔是因,水泡是果,因果本是一体。 人们往往习惯于将注意力集中到水面上的水泡,也就是只在意事物的表面,却看不到其根源在于水下、水底。 比如这个人的脾气怎么这么不好,那个人怎么那么爱喝酒…… 这些只是水泡,而如果就事论事地对这水泡说三道四,或者还生出个试图消灭水泡的念头,这些都只能是妄念。但没有水泡,将是死水一潭。 如果潜入水底,去找到水泡的来源,跟它游戏其间……如此,水的世界才是一个整体,一切生机将展露无遗,生命是如此的丰富多彩! 这才是对生命的认知和尊重,而潜入水底的人,就是自己。 所以,认识自己,才能理解别人。
版权所有:圆觉经常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