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圆 满 放 生》
3.4.3 常见外来入侵动物介绍
非洲大蜗牛,又名褐云玛瑙螺、东风螺、菜螺、花螺、法国螺,是中大型的陆栖蜗牛,被我国列入第一批入侵外来物种名单。
主要辨识特征:个体大,通常成体体长7~8厘米,最大20厘米。贝壳具褐色白色相杂的条纹。
非洲适宜于非洲大蜗牛生长、繁殖的地区为海拔800m以下的低热河谷区。非洲大蜗牛生活的适宜气温为15~38℃。
土壤湿度为45%~85%:最适宜的气温为20~32℃,土壤湿度为55%~75%。当气温低于14℃,土壤湿度低于40%或气温超过39℃,土壤湿度达90%以上时,非洲大蜗牛即产生蜡封进行休眠或滞育。人类活动货物的流通、人为的携带,是非洲大蜗牛传播的主要途径;生产、生活垃圾的堆积,为非洲大蜗牛的栖息、繁衍提供了场所。非洲大蜗牛具有昼伏夜出性、群居性。白天栖息于阴暗潮湿的隐蔽处和藏匿于腐殖质多而疏松的土壤下、垃圾堆中、枯草堆、土洞或乱石穴内。晚上8:00以后开始爬出活动,9:00~11:00是活动高峰。次日早上5:00左右返回原居地或就近隐藏起来。畏光怕热,最怕阳光直射。对环境极为敏感,当湿度、温度不适宜时,蜗牛会将身体缩回壳中并分泌出粘液形成保护膜,封住壳口,以克服不良环境的干扰。
非洲大蜗牛适合在南方地区生存,但放生的难度很大,只能交给交给志愿者饲养,或者放生到专门的隔离场所,要避免它们逃逸到自然环境或者田园、果园。在实际操作中,对其正确的进行识别是最主要的。
(待 续)
版权所有:圆觉经常识网